2002—2012:繁榮與問題共存的798十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25 16:28:12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為什麼會有798藝術區?一開始我們總會聯想到一連串的名字:洪晃、黃銳、隋建國……但據策展人顧振清回憶,最早把798與藝術連接起來的,其實是一個叫做羅伯特伯納歐的美國人。早年羅伯特做了一個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網站(www.chinese-art.com)向國外介紹中國當代藝術,網站的辦公室一直在租賃北京費用高昂的寫字樓裏,那時798的租金只有每平米6毛錢,於是羅伯特就把辦公室搬到了798。

雖然當時已經有一些藝術家已經進駐了798,比如于凡、隋建國他們在798都有工作室,但顧振清也是後來才知道,早在1998年的時候他們是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系的名義集體進駐了798,所以他們是第一撥進入798的藝術工作者。直到後來羅伯特、黃銳、蒼鑫等人進駐798,以及後來東京畫廊的開辦,798已經成為當時中國當代藝術活動的基地,並且有著很強的吸引力,2002年以後,進駐798的人越來越多。

“十年798” 最印象之一:畫廊集體登陸798

據顧振清回憶,當時的798就是一個大廠房,藝術家東一個、西一個地進駐,並且有個別的畫廊開辦。2002年以後。798開始有一種形成藝術區態勢,大家都在談論、進駐798,也是在這個時候,798開始大規模出租。

2005年,當時中國藝術資本開始進入藝術圈,很多畫廊融資成功並且進入了798,比如唐人、北京公社。798的畫廊多了以後,就需要一個美術館級別的藝術機構進入,因此外資機構也紛紛進駐798,比如尤倫斯。也正因為這些外資金鉤的進駐,798的含金量和國際關注度驟然提升。

“那時中國當代藝術雖然以798為基地,但是大家已經很難區分798和中國美術館、北京雙年展和獨立展覽哪個是真正的主流與非主流”。顧振清娓娓道出了原因:“因為當時很多獨立展覽做得有聲有色,但官方的展覽卻做得參差不齊,所以很多人認為當代藝術主要的舞臺並不是在官方的場地,而是在798,因此在2005年798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大本營。”

實際上,在2005年的時候顧振清就開始在798策劃展覽了,當時由他策劃的《“各玩各的”當代藝術展》正在李象群的空間展出,這個展覽是當時798一系列北京雙年展週邊展的其中一個,這一系列週邊展也構成了當代藝術的一種獨立態勢。

“十年798”最印象之二:798藝術區的“商業化”之路

讓顧振清記憶猶新的第二個現象,就是在2008年以後798開始快速的商業化,自2005年798成為當代藝術的主場,僅僅三年後,798就開始呈現快速的商業化態勢。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一些798畫廊的關閉,與此同時大量的時尚活動、服裝品牌,藝術品商店,旅遊品商店,咖啡店等一些旅遊樣態的機構紛紛進駐798,顧振清把當時的現象比作一場798藝術區的“換血行動”。也就是在那以後,798真正成為了一個旅遊區,與長城、故宮並排為老外到北京的三個最主要的旅遊目的地,這也間接的使798引起國際更多的關注。

顧振清説:“當798的藝術機構達到200多個以後,藝術蛋糕做大了,藝術的成分也複雜了,但總歸來説798爭取了全國最多的藝術觀眾,雖然08年以後的798滿街都是人,相當於一個商業區的觀眾量,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但問題也同時出現,08年以後的798齣現了很多模倣的藝術品,還有大量旅遊工藝品,這也使得798在盛名之下,難免良莠不齊。”

如果缺少了藝術家的798還是可以生存的,那麼缺乏重要藝術機構的798就有點名不副實。因此,顧振清就建議798藝術區管委會以及有關方面,對管區內藝術機構應該有一個學術的評選和評審,對於有一定品質的學術機構給予場租優惠等,鼓勵一些嚴肅的,有品質的藝術機構和學術機構留在798。

“否則那個時候人們看到的是時尚798而不是藝術798,會有一點點悵然若失”,顧振清説。

“十年798”最印象之三:798藝術區的“國企”物業

七星集團是2001年798國企轉型以後形成的一個物業公司,來統一監管798藝術區。在有些人看來,因為七星物業的國企成分,所以它對798藝術區的管理難免會有一些國企風格,在這個與時俱進的藝術現代化進程中難免有一些延後。

“我到現在為止沒看到幾個研究生在798物業工作,也沒有看到一個老外在那裏工作,文化部等好多機構都已經很開放了,為什麼798物業就不能開放呢?”在顧振清眼裏,798物業的問題首先出現在人力資源上,他希望798的物業公司應該走現代化的道路,應該更新目前的人力資源,引進更多的人才,加強人性化的管理,從而具備更多現代性、全球性、國際性和人性化的服務。

“798藝術區是一個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第二的國際藝術區,它的物業不是一個小區物業,更不是一個工廠物業,所以798物業應該興思辨,興思動,要有所變革”,他説。

身為國際策展人的顧振清經常要跑全球各地,他早已對國外的藝術區情況瞭如指掌,所以在採訪中他還告訴99藝術網,國外的藝術區物業的確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尤其有兩點非常值得798物業借鑒:一是機構進駐藝術區的門檻要提高;二是園區內公共藝術的方案特別是公共擺放的作品,要向管委會申報,管委會負責審查作品的品質和並就如何在園區擺放提出建議。

可以見得,在顧振清的觀念裏,中國當代藝術的成長方式仍然需要一種自發的動力,完全靠規劃、靠計劃往往收效不大。現在的798藝術區仍有諸多不便,顧振清就舉了一個鮮明的例子:現在的798還是很難找到一家連鎖的快餐廳,還沒有真正好的大型餐館和其他服務設施的進入。

此前,已有消息稱798藝術區將在未來的三年內擴建改造並投入使用,新增的園區將位於798南北兩側,屆時將佔地約35萬平方米。“擴建者必須要慎重地思考和規劃”,顧振清這樣斷言,並提出了一連串的反問:“擴建的部分到底以誰為主體?以什麼為訴求?是798的配套機構呢,還是更當代的社會功能區、服務區?”

“如果擴建就應該優先考慮具備社會功能、文化輔助功能的業態企業,這樣才是真正的拓展。如果只是把空間留出來,還是想讓畫廊、藝術機構去租的話,未必有可能需求和産能形成一個剪刀差。”

自我生長:798藝術區的變數與未來

此前99藝術網曾報道,未來順義天竺的文化保稅區可能將監管798藝術區,顧振清認為這是一項有遠見的規劃。“中國稅制改革太慢,藝術在全世界都是享受了很多稅收優惠政策,在中國反倒沒有,所以保稅區的存在能夠對稅區內的藝術企業和單位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蘇富比拍賣行也要通過保稅區來登陸中國大陸了,保稅倉庫也要在天竺落地了,我相信保稅區會形成中國真正的一個大型的交易平臺。”

但是他認為文化保稅區的交易平臺是季節型的,這種季節性的産能真正要趕上798藝術區發展還有待時日,目前文化保稅區可能惠及春秋兩次拍賣或者藝術博覽會的旺季,但是關鍵還是在於天時地利人和,在於操盤手和掌控者的觀念。

時至今日,798仍是繁榮與問題共存的798。顧振清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798藝術區的中國語境》,文章中他提到2011年至2015年是中國當代藝術至為關鍵的五年,但當談到未來798藝術區的“五年計劃”時,顧振清表示現在還沒法預測和斷定,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五年一定是798藝術區更上一層樓的良機,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做一些産業和業態升級,如果不升級,798許多常年積壓的問題可能就會在未來五年之後慢慢地生長出來。

顧振清説:“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會越來越艱難,而對於798來説,怎麼來保持住國際一流藝術區的品牌,怎麼來提升國際吸引力和關注度,還是要在今後做一些文章的,否則將來798藝術區的口碑會是一個問題,因為口碑就像水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必須要居安思危,深化改革的思維,才能夠讓798的文化創意業態上一層樓。”

所以,在這充滿變數的十年間,798藝術區從1998年開始登場,經過了2002年的擴容,2005年的放大,以及2008年的轉型,逐漸衍生出一條獨特的發展脈絡。但798藝術區從來就不是被設計、被規劃的,而是一個自我生長的藝術區,也正是這種野蠻生長的態勢造成了798今天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