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一個在中國做策展的法國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21 16:59:28 |
文章來源: 千龍文化

“阿涅斯-瓦爾達的海灘在中國(1957-2012)——中國紅門裝置藝術展”,馬力在給觀眾講解。(資料圖)

上世紀80年代末期,“藝術策劃人”的身份開始在中國亮相,他們以自己的藝術理念和堅持在龐大的策展行業中兀自行走。今天,記者借馬力這個在中國工作的法國策展人“管窺”一下策展職業和中國當代藝術。

有很多中國藝術家參與在法國的中法文化年,馬力憑著對藝術天然的敏感和直覺,感到這些參展藝術家的油畫、攝影等藝術作品不能代表全部的當下中國的審美情趣與創造力。浮光掠影似的觀看不能滿足馬力對中國藝術的好奇,於是她2003年來到中國,花了兩個月時間採訪中國藝術家,研究中國的當代藝術。

馬力不滿足於作為他者的旁觀,2005年她又一次來到中國,在中央美術學院待了6個月,研究美院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情況,畢業後的發展空間等問題。之後她又在阿爾勒國際攝影節工作過兩年,在越南等地研究亞洲藝術。在與中國朋友和老師的頻繁接觸中自學了中文,開始在大山子國際藝術節、草場地攝影季、上海畫廊等地做展覽和活動。一年多前,馬力跟夥伴合開了“開關”文化工作室。“一部分合作夥伴做音樂,我主要是做藝術策展,音樂和藝術相結合能策劃出更豐富的活動。”馬力認為。

中國的策展環境日趨好轉

有些展覽或是藝術節找到馬力,要他們做一些藝術項目包括策劃展覽和藝術活動。有些時候還需要自己去找贊助,請大使館幫忙,或是找各種朋友幫忙。“在中國做藝術展覽沒有整體的作業系統,因為政府沒有參與支援當代藝術。在中國,文化跟商業有關,找錢做活動不是那麼容易。”馬力説。在歐洲或是法國籌劃藝術節,政府會把藝術節中的一部分預算留給策展,自己還可以再找其他的贊助,可以與銀行等合作。

現在中國做藝術展覽的環境日趨好轉,也會有美術館和基金有興趣參與到策劃展覽與活動中來。“比如瓦爾達藝術回顧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就給予了幫忙,提供了很多設備、空間、舉辦開幕式等,使展覽的環境越來越好。”馬力説。

馬力從一位跟瓦爾達很熟悉的法國朋友那裏得知,瓦爾達于上世紀50年代曾來到中國攝影。連馬力也是只知道,瓦爾達作為“新浪潮之母”主要在於電影作品和裝置藝術創作,沒想到她還有這麼鮮為人知的經歷。所以馬力便有衝動將這些攝影作品介紹到中國來,中國觀眾一定會感興趣。於是,便有了“瓦爾達藝術回顧展”,涉及了她的電影、攝影、裝置藝術,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陸續舉辦。

策展人就是給藝術品做包裝

“策展工作是幫助藝術家做好預算,給藝術品做包裝。”2011年11月馬力應法國孔子學院之邀,參與策劃攝影聯展《酸甜苦辣》。策劃展覽要考量展覽空間的容量和全貌,針對的受眾群體,之後依據這些因素,馬力決定請能代表中國當代藝術水準的藝術家,向法國展示中國當代藝術全新的風貌,於是選定了四位青年攝影師張曉、盧彥鵬、任航和孫彥初。確定主題之後,馬力及“開關”工作室的夥伴要做的是從每位攝影師的百張作品中篩選出符合主題的照片,做鏡框裱起來運到法國,然後布展。讓每位攝影家的作品都按照某個系列串成一個故事。當然這其中需要策展人與藝術家有協商、溝通。最後,共同“烹飪”出了代表“酸甜苦辣”這四種獨具特色口味的視覺大餐。

在策展中,馬力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家。做展覽時,需要思想理念與視覺效果的雙向衝擊。“有些作品立意太高,觀眾看不懂就失去了意義。”馬力要做的就是通過布展時感官上的吸引拉近觀眾與作品的距離,讓觀眾與藝術家有很好的“對話”。所以,視覺上的考究使馬力在布展時會融入個人的興趣點和情感體驗。

“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講述一個主題,四雙不同的表達社會的眼睛,每位攝影師都有不同的文化和地理視野。”這其中的取捨自然少不了馬力的個人主觀因素。同樣,在與瓦爾達的合作中,主題雖然是瓦爾達自己定的。但是作為策展人的馬力扮演著橋梁的工作,向瓦爾達解釋中國觀眾會感興趣接受哪些作品,幫助她做出方向性的判斷。

策展人是個“雜家”

中法在策展的過程中是有很大差異的。在法國有專門從業者來布展操作,而在中國基本上都是工人,這些工人一開始沒有策展的專業知識,經過長時間的熏陶,循序漸進地在專業性上有所進步。

“在中國一個展覽的時長很短,一般是3至4個星期,而在法國是3至4個月,這個沉澱的時間比較長。”馬力只是舉出例子,不想去評優劣,畢竟這是兩個文化背景很不同的國家。“在中國是美術館租給藝術家空間來做展覽,而在法國是藝術空間、美術館免費提供空間給藝術家做展覽,這裡面不牽扯錢的關係。”

“做個策展人無需藝術專業的技能,我也只是在法國學習過美術史。”馬力認為,策展人就是個“雜家”,要有耐心、開放和包容的心態,會做預算,寫文章,採訪藝術家,具有鑒賞和選擇作品的能力。

當代藝術的表達不在於聲音大小

對於當代藝術越來越偏重於新工藝美術和裝飾化,馬力認為,藝術創作本來就有兩種發展方向,有些人追求思想內涵,有些人追求藝術裝飾化。在中國的藝術創作中摻雜著很多別的因素在裏面,有些人購買藝術品為了升值,也就催生了有些藝術家為了商業目的來搞創作,這只是不同的選擇而已。在很多人看來,現在中國裝置藝術並不是當代藝術的主流,很多觀眾還沒完全接受這種藝術形式,或是參透其中的藝術規律。依馬力的經驗和視野認為,現在中國有很多藝術家在積極創作裝置藝術。

不是平淡的時代造就了平淡的藝術,當代中國也有關注時代反映現實的藝術家。馬力尤為推崇,以幽默又深刻的批評與思考而著稱的陳劭雄,其作品對於城市化、恐怖主義、公共記憶都有著個人的反思。還有“口含刀片的藝術家”馬秋莎,在她的錄影作品《從平淵裏4號到天橋北裏4號》中,馬秋莎含著藏在舌頭上的刀片,講述了隻身離開中國去美國學習,當故事講完她把刀片從嘴裏拿出來,揭示了父母過度的期盼以及同齡人隱忍的艱難。這可以説是一種行為藝術。

“有些人在安靜地表現自己的內心,有些人將目光投向周圍的人和世界,各有方向,不在於聲音的大小。”馬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