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知名藝術媒體The Art Newspaper報道,北京將在首都國際機場旁建起一個面積達8.3萬平方米的文化自由港。實際上,報道中所指的“文化自由港”其實是今年3月在順義天竺授牌成立的“文化保稅區”。文化保稅區對藝術品進出口實行減稅、免稅、保稅等政策,被認為有望強有力促進北京拍賣市場發展。但如何使得政策落實,以及出臺相關配套政策,也是業內關心和憂慮的問題。
藝術品進出口可省去大量運營成本
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地區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過500億元,佔全國市場份額的七成以上。然而,由於內地嚴格的海關稅收政策,致使很多海外回流文物流向稅收政策更優惠的我國香港市場。
“因此,在北京建立一個專業化的文物藝術品進出口集散平臺需求緊迫。”文化保稅區相關負責人沈明初介紹,今年3月,北京歌華“文化保稅區”項目正式落戶北京。文化保稅區建在天竺綜合保稅區內,以園中園的形式建立,將為國際、國內文化生産、傳輸貿易機構提供專屬保稅服務。
沈明初表示,在文化保稅區內,可開展藝術品複製、國際畫廊、海外藝術品保稅拍賣、國際藝術品博覽會等業務。“因為藝術品進保稅區不收稅,在藝術形態方面的審查會變得自由,文化企業可以節省大量的運營成本。”
沈明初舉例,比如一件兩個億的藝術品拿到北京來拍賣,進入北京,進關要先交數額較大的保證金等費用,此外進出關的手續非常複雜。而在“文化保稅區”內,可免除這些費用,同時文化企業及其産品能在保稅區內享受免進出口許可證的待遇,省掉一部分報關環節。
保稅區與自由港仍有區別
針對The Art Newspaper報道中所稱北京將建立文化自由港的説法,沈明初解釋稱,可能是有人直接套用了新加坡的提法。“我們和國際上的知名專業公司將合作建立藝術品精品庫,發展藝術品倉儲業。在新加坡有一個保稅區,也叫自由港,那裏是存放各種高檔藝術品的倉庫。自由港應該比保稅區範圍更寬泛、地域更大,我們就是‘文化保稅區’。”
針對近期多家內地拍賣企業奔赴香港註冊公司併發展拍賣業務。沈明初表示,北京的文化保稅區已經具有香港自由港的功能,與香港的自由港其實在條件、流程、環境上已趨於一致。“北京匯聚了眾多文化、商業人士,是藝術品、藝術家集聚的地方。在北京保稅區裏從事藝術品交易業務,相當於建立了一個小香港。”
但對於北京建文化自由港,他認為並不現實。他認為,中國這麼大,不可能都是自由港,所以保稅區的獨有優勢會長期存在。即使西方國家也有自己的壁壘,保稅區作為一個交易的平臺更具優勢。
“保稅區將來會有世界頂級拍賣行來進行拍賣。”沈明初透露。
亟待配套政策支援
針對北京將建立文化保稅區,拍賣公司普遍看好,但同時對保稅區的服務品質、硬體條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藝術品交易對文化環境、商業環境、交通環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去順義那裏做拍賣,首要解決服務環境、商業環境設施配套問題。”北京天問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季濤稱。
對於保稅區建在順義機場附近,季濤認為還是太局限了。“拍賣這個行業大家是差異化競爭,需要有自己的個性和定位。”季濤對未來拍賣公司去順義集聚表示憂慮,在他看來,拍賣應該是完全市場化的。北京有100多家拍賣公司,如果都跑到一個地方就可能出現同質化,這是很嚴峻的問題。
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是即將奔赴香港拍賣的公司之一,榮寶總經理劉尚勇坦言,香港的稅收優惠政策是吸引榮寶去香港註冊的直接原因。劉尚勇稱,雖然今年內地的稅收總體上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還不能適應當今拍賣市場的發展。“內地拍賣市場還很年輕,需要政策扶持,尤其在降低稅收方面,只有如此,才能鼓勵藝術品市場更好發展。”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表示,北京文化保稅區的建立,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舉措。“北京要成為世界性交易中心,一定要有對關稅、進出口服務等政策完善,政府還應更加關注如何在硬體、服務等方面的配套。”
未來發展還有待市場考驗
據了解,我國從改革開放至今,共設立保稅區逾30個。北京文化保稅區所在的天竺綜合保稅區是國內惟一的空港綜合保稅區,但對保稅區的未來,中國國家書畫院原副院長趙榆認為仍需接受市場考驗。
趙榆表示,受限于內地較高的稅收,內地拍賣公司搶灘香港市場,對北京的藝術品市場是釜底抽薪。文化保稅區的建立,有利於恢復自今年4月,北京海關查稅風暴以來受挫的市場信心。但他同時表示,文化保稅區的地域性還太小,起步晚,市場效應短期無法體現。
趙榆表示,文化保稅區發揮的作用很局限,目前只能吸引一些較小的公司,很難對大的拍賣公司有誘惑力。
“現在文化保稅區對藝術品交易的政策支援還需要探索,但要想解決藝術品的稅收問題絕不是一個保稅區就可以完成的。”趙榆表示,國外也有很多儲存貨物的自由港或保稅區,但國外藝術品都沒有什麼稅,都是鼓勵藝術品進口的,對於市場交易也都有很多優惠政策。“北京也應該是一個自由的城市,對引進藝術品的財政、稅收、金融、用地等優惠和扶持力度還要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