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雪梨雙年展:令人眼花繚亂的高潮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03 14:47:3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第18屆澳大利亞雪梨雙年展已拉開帷幕。今年共有來自44個國家的100多名藝術家參加,共推出220多件藝術品。雙年展的主要場地是新南威爾士藝術畫廊,澳洲當代藝術新博物館,鸚鵡島以及沃爾什灣2、3碼頭。

藝術總監傑拉爾德-麥克馬斯特同年輕的凱瑟琳-澤赫合作,將今年雪梨雙年展的主題定為“所有我們的關係”。在總監們看來,“所有我們的關係”既存在於當下我們重新構想的故事裏,也存在於正在形成的關係之中。在故事的構建中,陳述者與聆聽者是互惠關係:他們佔據故事的空間。講述故事聯繫著你、我,允許我們相互關心;它促進合作、匯聚知識、激發新思想;它刺激變化、最終形成社區。

麥克馬斯特説,在甄選參展藝術家時,他們將精力聚焦在那些未出名、但能激起瞬間反應及與雙年展主題相吻合的藝術家作品。他們避免大名頭的藝術家,但也避免過分注重“發掘”年輕藝術家。在麥克馬斯特看來,他們集中展示那些關注“此時、此刻”的作品。

麥克馬斯特和澤赫在策劃雙年展時,主張通過藝術家及其作品的有機、一致的關聯,旨在呈現一個對話性、合作式的體驗。這樣做就強調了藝術家與作品的相互關係,使觀者通過不同展館及藝術品,來講述自己的“雙年展故事”。

從某種角度説,策展人實現了其既定目標。雙年展上出現了有很多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很好地闡釋了展覽主題。但另一方面,整個雙年展看上去有些乏味,很多作品太過“精雕細琢”,有些被過分設計。這些宏大的敘事結構,讓人覺得策展人在試圖“討好”觀眾,而不是去“挑戰”他們。

環顧各展場,雙年展達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高潮,但結尾又太唐突,讓人産生一些不盡人意的感受,一些經驗的缺失感。展覽缺乏自發性及足夠的人類干預證據,而這些在之前的雙年展中都被突出過。同時缺少大量的黑色元素等來平衡過多的質樸、拋光以及很多作品的過分計劃。

當然雙年展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展出。比如Nipan Oranniwesna的《史詩粉圖》,Lee Mingwei’的《縫補工程》、Guido van der Werve的驚人電影《Nummer Twee》,以及土著藝術家Nyapanyapa Yunupingu的《光畫》等。

雪梨雙年展簡介:

雪梨雙年展(Biennale of Sydney)創始於1973年,旨在展現國際當代藝術最新創作,為用於挑戰傳統的藝術觀念的藝術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展示的平臺。隨著雪梨雙年展規模不斷地發展壯大,至今已成為與威尼斯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並駕齊驅地三大國際藝術雙年展。

1973年開始第一屆國際藝術雙年展,當時舉行地點選在雪梨歌劇院,第二屆以後即以新南韋爾斯畫廊(Art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藝術空間、澳大利亞攝影中心、澳大利亞美術館、音樂廳、歌劇院、碼頭2及3號、Walsh海灣、地區商業畫廊、雪梨科技大學為主要展出地。

從1973年到2009年,雪梨雙年展已經走過了34年,這個大型展覽為澳大利亞帶來了80多個國家的1200多位藝術家作品。雪梨雙年展在文化交流等方面開創了多項歷史第一。雙年展是首個慶祝澳大利亞文化和種族多樣性的慶典活動(1976& 1979);雙年展是首個在國際當代藝術背景下展示本土藝術的展覽(1979); 是首個聚焦亞洲藝術以及本地區當代藝術的雙年展(1973 &1976)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