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小博物館:尋常物件同樣價值連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26 16:53:2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歐洲的小博物館

雷發林

又看了一遍詹姆斯·斯圖爾頓的《偉大的歐洲小博物館》。

詹姆斯·斯圖爾頓是全球最大拍賣公司(蘇富比)的副總裁,因職業的關係經常訪問歐洲各類博物館,《偉大的歐洲小博物館》就是他的旅行見聞。不過在書中他並沒有介紹那些為人熟知的大博物館——諸如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盧浮宮、馬德里普拉多,而是介紹那些更具有個性並且僅為藝術鑒賞家們知曉的小博物館。

從巴黎的馬蒙丹博物館到克拉科夫的塞爾脫瑞斯基王子博物館,從哥本哈根的路易斯安娜現代藝術博物館到倫敦的達爾維奇美術館,那些原本不那麼為人所知的鎮館之寶,經過詹姆斯·斯圖爾頓對其輾轉過程的娓娓道來而變得昭然於世。

這些博物館,對我來説,有些依然還有點“大”。就如同巴黎于我,肯定少不了羅浮宮,也少不了藏有世界最大的莫奈作品的馬蒙丹,但我在巴黎歌劇院邊上那家小小的只有兩層樓的香水博物館,思念則更為親切。

從巴黎再擴展到法國,發覺更多這樣的小博物館佔據了更多的想念,不是因為尼斯的馬蒂斯博物館或者安提布的畢加索博物館,而是在普羅旺斯尋找薰衣草之路終點夢幻般出現的薰衣草博物館,在奧維爾尋找梵谷聞著他喜愛的苦艾酒香而誤入的苦艾酒博物館……

這些博物館,小得似乎都可以忽略,然而記憶繁殖的力量卻更為強烈。

很少有女孩子不被香水誘惑的吧?想想看,那些化學分子怎麼就肯乖乖聽話,按照這樣那樣的順序組合起來,在空氣中散發美妙的芳香?多奇妙的一件事。這大概就是香水博物館的一大魔力。魔力還有博物館的展示,變化多端的香水玻璃瓶造型,比如蝸牛、比如烏龜、比如靴子;還有那瓶子上一個個有趣的名字:我回來了、甜蜜生活、我們倆,親切又無限回味。

薰衣草博物館裏,我們看到了薰衣草的四季影片,認識從最原始切割薰衣草的鐮刀、各種農具到現代各種榨液體的機器,房間不大,東西卻十分豐富。盡頭是一個薰衣草特有的副産品商店。這個小小的博物館,卻是凝聚了主人Georges Lincele家族經過三十多年對這個已經存在上千年的植物——薰衣草的研究,而且已經傳到了第三代。

印象最深刻的小博物館還有加拿大多倫多的巴塔鞋子博物館。小巧玲瓏的博物館裏,居然展示了25萬雙鞋,從中國的三寸金蓮到撒哈拉沙漠的燙沙涼鞋,從阿拉斯加水獺皮靴到國王登基的珠寶禮鞋,從14世紀的埃及蘆葦鞋到世界滑冰冠軍的冰鞋。有4500年前的高跟鞋,有太空人穿過的長統靴,還有一些名人穿過的鞋子,例如:維多利亞女王的象牙睡鞋、丘吉爾的皮靴、伊麗莎白·泰勒的銀色拖鞋、貓王普萊斯利的鞋子,以及加拿大單腿長跑名將特萊·福克斯的單只尖頭跑鞋,不勝枚舉。

巴塔鞋子博物館讓人感動的還有主人新力婭·巴塔的故事。她是多倫多巴塔製鞋廠的老闆娘,因為迷戀于鞋的收藏,數十年如一日,鍥而不捨,使其丈夫湯姆斯·巴塔深受感動,也跟著樂此不疲。

博物館的偉大,不僅在於它擁有多少珍貴的藏品,更在於它與它背後的生命,有著怎樣深刻和緊密的聯繫。

大博物館以及詹姆斯·斯圖爾頓的《偉大的歐洲小博物館》背後支撐的多是那些來自於王室、貴族、統治階層、中産階級,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學術機構、藝術家故居、歷史悠久的博物館、二十世紀成立的基金會,而更多的小博物館背後則是那些可愛的如新力婭·巴塔一樣更有血有肉的人,讓人想起來更為尊敬而親切。

一對藝術家情侶,分手後又再次牽手,這催生了“心碎博物館”的誕生。他們四處徵集戀愛紀念品及其背後的故事,這樣的博物館,可以讓失戀者們釋懷和療傷。

今天的博物館,珍藏的不再僅僅是價值連城的寶物,講述的不再僅僅是國家、文明、宗教這些恢弘主題;尋常的物件,同樣價值連城,平凡的生命,一樣博大恢弘。

這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小博物館,仿佛是湍急水流下安靜的河床,沉澱著一個時代、一座城市、一群人的集體記憶。

它們很小,它們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