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發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04 09:35:1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發佈會現場

威尼斯雙年展是國際藝術界唯一橫跨三個世紀的雙年展,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而威尼斯雙年展其重要性在三大展覽中排行第一,在國際間有著“雙年展之母”的美譽。威尼斯藝術雙年展逢奇數年舉辦,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則于偶數年舉辦。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策展人David Chipperfield以「共同基礎 Common Ground」作為主題,將於2012年8月29日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同期盛大開幕。

亞洲藝術中心(北京)負責人李宜霖先生講解威尼斯雙年展情況

《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展覽策展人王林介紹展覽情況

特邀批評家、著名策展人凱倫 史密斯女士發言

2012年6月1日,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當代藝術展發佈會在798藝術區的亞洲藝術中心舉行。

本次展覽是由中國批評家、策展人王林、荷蘭著名獨立策展人卡琳 德容及沙拉戈爾德共同策劃,荷蘭全球藝術事務基金會及亞洲藝術中心共同主辦。展覽將於2012年8月29日至11月25日在威尼斯大運河畔重要建築“本博宮殿”展場舉行。展覽以著名華人藝術家應天齊“世紀遺痕”系列作品(包括大型裝置、影像、行為、綜合材料等)組成的個人展覽和眾多來自全球各地備受注目的新銳建築師的作品共同形成一個對比展,展覽期間將同期舉辦藝術家應天齊和來自各國建築師對話方式的學術研討會。

藝術家應天齊在發佈會上發言

應天齊,身為長期關注中國建築文化及廢墟文化的重要華人當代藝術家,其作品的學術價值受到國際範圍的肯定,曾參加2011年第54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今年,應天齊以《世紀遺痕》為主題參加「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藝術家為該展最新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囚》、《磚魂》、《黑室之二》、影像作品《自訴》、《廢墟之殤》等,從全球眾多當代藝術家的申請中脫穎而出,受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審核委員會的認可和批准,成為中國首度受邀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舉辦藝術個展的華人藝術家,也是以個展方式並同時以對比展形式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第一人。

應天齊,生於1949年,安徽人。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畢業,現任深圳大學教授、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安徽省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應天齊為中國原創版畫的領軍人物,曾以代表作「西遞村」系列版畫享譽藝壇。並於2006年開始創作綜合媒材油畫作品,近年來在中國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成功舉辦《世紀遺痕》系列藝術展。此系列作品不但承襲其版畫作品之精神,藉由媒材特性更充分地反映出藝術家滄桑、深刻的內心世界,其對藝術、建築與社會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中國現代化進程及其問題的反思。

展覽現場

應天齊根據展覽現場,佈置了數件裝置、影像作品,也展出了一批材料油畫。其裝置作品或用方塊化整合方式,以象徵千篇一律的中國城市建設;或用誇張手法放大現成品,以強化對歷史文化的殘存記憶,或對環境現場進行異化處理,以揭示社會文化的真實。其影像作品則不僅記錄了創作過程,以打破藝術結果的沉默,讓觀眾從“藝術是什麼”介入到“藝術做什麼”的體會,而且以不動聲色的案例紀實敘事方式,讓異地異國的觀眾感受日常生活和普通人自身的人文生態和存在價值,在歷史與現實的對比中反省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作者在繪畫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悲愴、祭奠與緬懷心情,同樣籠罩在其他作品中。中國正在不可避免、不可逆轉的走向現代化,但在此一過程中,中國人和中國文化何以能夠“在否定中保持住自己”(黑格爾語),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問題意識乃是藝術家切入當代的關鍵,也是與他人交流的基礎。

正是以這樣的想法來到威尼斯,應天齊不會辜負前來參觀的每一個人。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前吸引的小觀眾

展覽現場

798亞洲藝術中心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