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畫院美術館呈現“齊白石的金石心跡”(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09 09:19:3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白石老年鑒賞

北京畫院藏齊白石作品系列展之九“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的金石心跡”將於2012年5月15日上午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展,此次展出的齊白石三百方石印中除少量是為家人、學生和他人所刻印章外,大部為其自用印。這批篆刻精品在他的創作中具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其文獻性彌足珍貴;其藝術性自成系統。這些印章充分反映了齊白石篆刻藝術的發展軌跡及印風的形成過程,其中尤以大量鈐蓋于畫上的詩文印章為典型,為我們研究齊白石篆刻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材料。

齊白石一生治印無數,“三百石印齋”是齊白石的齋號之一,他也常以“三百石印富翁”為號,並很早就見於他的書畫作品上。可巧的是,北京畫院正好收藏了300方齊白石的石印,本次展覽將第一次完整展出這些印章的原石和部分印拓。

齊白石先生是中國20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並且享譽海外。他的詩書畫印,都極具個性,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齊白石于青少年時對篆刻情有獨鍾,從黎氏兄弟入門、模倣丁、黃取法浙派,後轉習趙之謙,探索隸書漢碑入印,逐漸確立自己的面貌。定居北京後,汲取《漢三公山碑》、《吳天發神讖碑》篆法,以單刀衝刻,自出機杼,創作進入高峰期,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篆刻印壇上獨樹一幟的地位。晚年仍老而彌堅,自強不息,創作出大量風格鮮明的作品。

齊白石篆刻的基本特色是“膽敢獨造”,在藝術面貌上是以“苦心經營”達到“藏巧于拙”,形成“鐵筆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風。齊白石的篆刻藝術,對現代中國篆刻産生過重要的影響,他的思想感情和藝術主張,通過其作品將樸素執著、懷鄉戀土、變革進取、敢於創新的精神直接表達出來。如果説戰國秦漢的古印,在製作上主要是一種技藝;明清的印人把篆刻發展成一門藝術;齊白石則通過篆刻作為傾訴感情、寄託理想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方寸之間把這門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展覽陳列上,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為觀眾了解中國印章史脈絡增加了“印藝溯源”板塊;為呈現中國篆刻藝術與書畫藝術間的關係,選取部分作品與印石相對應展出;為普及中國篆刻藝術基礎知識增添了篆刻材料及刻印的主要工具、刀法等相關知識。經研究整理,北京畫院將所藏齊白石三百方石印首次完整地向社會公開展出,以期為觀眾提供一斑窺豹欣賞齊白石篆刻藝術的視覺盛宴,亦望能對推動當代篆刻藝術發展作出貢獻。

大匠之門

寄萍堂

魯班門下

人長壽

三百石印富翁

天涯亭過客

一息尚存書要讀

曾經霸橋風雪

中國長沙湘潭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