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能——中國當代藝術展”在對畫空間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7 20:03:5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彭薇  《玉堂富貴圖》

早春三月,對畫空間迎來了2012年開春之首展——靜能——中國當代藝術展。走過風雨兼程的三年,畫廊一直秉承著自己的理念,尋找著當代藝術圈裏獨樹一幟的藝術家,在為成熟藝術家搭建市場橋梁的同時,也在不停地發掘年輕一代的新秀,是機遇、緣分,也是相同的價值觀,使得我們在這同一的舞臺上不斷地相遇、對話,而對畫空間的宗旨便是在“畫中有話”裏,尋覓著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本次群展展出的30多件作品,表現形式包括了架上繪畫、雕塑及裝置藝術。茹小凡在畫“花”的行為裏去探求生命的榮枯與永恒;李繼開以“小男孩”的形象反映著70’後的孤獨、傷感;馬丹,其內心後花園式的童話般描繪;馬嬿泠,其接近禪宗般的歷練創作;毛旭輝的悲劇氣質;彭薇的古代服飾寫真;許仲敏暗喻著自我解救式的精神修行……這種于無形當中強大的力量似乎都以“靜能”為主題縈繞在觀者的冥想中。在語言上,藝術家敏感的內心世界在作品中表現為一種多變的、浮動的形態,也具有與現實世界在視覺上的關聯。祁志龍展出兩件近期的新作,其風格基本沿襲了以往,這一組被命名為“中國美麗”的作品,是祁志龍繼“消費形象”及“中國姑娘”後的第三系列。與祁志龍相較,申玲的作品便是介於表現與印象之間的寫實,其肆意的筆觸與色彩的張力,便是回到律動的生活中來振顫一下最真切的體會。關偉的作品“沙灘上的遊戲”系列是關偉因北京的工作室兩度被拆後回到澳大利亞而創作的。其身心從受到巨大衝擊後的緊張回歸到了平靜安寧的狀態,“佛國凈土般的描繪”更是創作中的修行。然而在於凡的雕塑創作中,明顯感覺到的是所表現事物的“去個性化”“去特徵化”的形式轉變。在“白馬與水兵”系列裏,表情木訥的“水兵”,體格纖細的“白馬”,觀者皆能意識到藝術家在試圖尋找自然萬物一般的準則的可能性。從參展的多位藝術家作品氣質上來看,“靜能”——這種看似安靜、靜止的能量,映射著優秀藝術家文人化敏感的內心,成為一種新型的藝術表徵。“靜能”源於靜態卻超然于形。

于凡《白馬與水兵》

馬嬿泠《何日君再來》

張琪凱的裝置《無題》、毛旭輝的《紅色背景的兩把椅》、《兩把靠背椅 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