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美國藝術投資市場,人們習慣於瞄準紐約和邁阿密,而在美洲大陸的西海岸,洛杉磯正成為藝術市場的新大陸。
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由蓋蒂藝術中心發起,聯合南加州54家藝術機構,舉辦一個名為PST的超級大型展覽“太平洋標準時間”。洛杉磯收藏家Eli Broad説:“洛杉磯正在成為當代藝術的首都。毫無疑問,將有世界頂級藝博會在這裡誕生。”2012年1月19日至22日舉辦的洛杉磯藝博會因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此次藝博會分為“歷史與傳承”、“現代與當代”以及“版畫”三大專題展場,為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展現“一個週末,三個展覽”的空前盛況。
本次洛杉磯藝博會把中國作為“特邀國”,蒞臨現場感受盛況的中國策展人顧振清表示,博覽會對中國的認知有一點本位主義傾向,在以“佛像典藏”為主題的中國展區,雖然是以佛為主要話題,但是喇嘛教佔有很大一部分。同時,他也認為,在1月這一藝博會的淡季,洛杉磯的給力呈現是從世界藝博會叢林中突圍的一種方法。
另一方面,印度藝術峰會首次更名為印度藝博會,于1月25日至29日在德里舉行,來自20個國家的91家畫廊參與其中。
和中國一樣,印度逐漸成形的藝術市場讓西方玩家艷羨不已。“我們帶來了達明·赫斯特、崔西·艾敏、安東尼·格姆雷、馬克·奎因的作品。”白立方畫廊的Graham Steele表示。今年,白立方、Zurich等畫廊都是首次派出團隊參展,而達明·赫斯特的其他標準畫廊也來到了德里。
其他標準畫廊的經理Charlotte Nunn認為印度還“未經發掘”。專家認為金融市場低迷以來,中國和印度等地的藝術品售價也有所下挫,但西方市場和當地市場對彼此的熱情卻有增無減。很多西方重要博物館都派出團隊,他們也意識到收藏中可以增添印度色彩。
與鮮活的市場相對照的是有些遲滯的體制。很多參展方帶來的商品只展不賣,據説是為了避免高昂的稅率。另一些畫廊則抱怨藝術品在運輸途中被弄壞了,“藝術市場發展固然是好事,但是這裡根本對包裝上的‘脆弱’沒有概念。”
1月18日至22日舉行的倫敦藝博會更像是去年底Frieze藝博會的餘興節目,更為本地化的策略讓每家英國畫廊都獲得了更大的展示空間,擠不上Frieze的畫廊也在這裡有了一席之地。在Frieze出乎意料的成功之後,倫敦藝博會同樣也借了東風,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屆”,藝博會主席Jonathan Burton希望這一好兆頭能夠影響2012年一整年。(朱潔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