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博物館數千文物急需修復 僅有4名修復人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31 09:43:31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于29日從貴州省博物館了解到,目前貴州博物館內數千件文物急需修復,但貴州只有4名專業修復人員,全部完成需要20年的時間。

目前貴州省博物館內館藏文物21萬多件,其中有1/3需要修復。這些待修復的文物以秦漢時期的“夜郎文化”為主,近現代的則以民族文物為主。

“不只是貴州省,全國範圍內,修復文物的專業人才都很少。”貴州省博物館負責文物修復的研究員程學忠介紹説。

文物修復的工作比較複雜,修復時間最短要幾天,長的要幾個月。“這個青銅花瓶因為扭曲嚴重變形,瓶身上的青銅嚴重礦化、失去韌性,修復的難度較大,我們花了6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修復工作。”程學忠説。

2011年全年貴州省博物館完成修復的文物只有幾十件。“文物被損害的原因很複雜,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包括酸、鹼,還有病蟲害,都是造成文物自然損害的原因。”程學忠還表示,除了破損的文物需要修復之外,完好的文物也需要施行保護工作,防止其被損壞。

據了解,待修復文物多,專業修復工作人員少的現象在中國各省市都比較普遍。程學忠説,“要從事文物修復工作,必須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嚴格考核,全國通過國家文物局考核的不過數百人。”他是貴州省唯一通過國家文物局的專業考核的研究員。

程學忠介紹説,中國缺少文物修復工作人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對從事文物修復相關的專業單位和個人的資質要求較高;一個是因為目前只有少數的大學開設了文物保護類型的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供不應求。

“中國在文物修復工作上起步較慢,目前國家對於文物保護這方面也比較重視,投入的資金從2005年的6000萬元人民幣增加到了2011年的200多億元。”但程學忠還表示,與海外的文物修復工作比,中國的文物修復工作還存在一定客觀條件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