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國家大劇院四週年院慶,12月19日,“凝固的旋律——國家大劇院雕塑作品邀請展”在國家大劇院北水下廊道東展廳隆重開幕。該展覽是大劇院舉辦的首個雕塑展,也是國內首個“表演藝術”主題雕塑展。展覽共展陳潘鶴、錢紹武等114位雕刻藝術家的150件套優秀雕塑作品,其中邀請作品65件套,徵集作品85件套。
雕塑——大劇院裏的“驚鴻一瞥”
音樂和雕塑是人類藝術的兩個重要門類,它們同時存在,相互影響,共同發展。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雕塑是空間的藝術。音樂以聲音作為表現手段,音樂中的音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間的組合才成為旋律;而雕塑則是通過雙手,運用線條、起伏、結構等媒介材料塑造的,不同的塊面轉化、變化組合,如同演奏出豐富多彩的旋律,使人們産生聯想和共鳴。從共性上講,音樂與雕塑均是表現藝術家心靈深處微妙的情緒變化和對客觀事物的審美感受。正如法國雕塑大師布德爾所説:“音樂和雕塑,其理相通。雕塑由塊面、體積構成,音樂則用音調來表現。”
基於此,2008年大劇院成立之初,北京奧運公共藝術項目為大劇院提供了4件與表演藝術相關的雕塑作品——魏小明的《風》、黎明的《旋律》、楊學軍的《同一首歌》和保加利亞雕塑家托夫羅納的《舞》,主題不僅蘊含人文奧運的精神,同時與表演藝術緊密關聯。
這四件雕塑常年陳列在大劇院北水下廊道,三年多來,受到了前來參觀、觀演觀眾的歡迎和好評,已經成為了遊客心中的“大劇院之景”。
凝固的音樂舞蹈的詩魂
此次展覽共展陳潘鶴、錢紹武等114位雕刻藝術家的150件套優秀雕塑作品,其中邀請作品65件套,徵集作品85件套。
國家大劇院力邀雕塑界前輩的65件套優秀作品亮相。如潘鶴于1993年創作的《貝多芬》,表現一代藝術巨匠的靈感瞬間;錢紹武于20世紀90年代創作的《阿炳像》,表現阿炳如一曳燭光般孤寂飄搖;劉煥章于1996年創作的《仰望》和于1983年創作的《在麥克風前》,都用別樣的表現手段觸摸人們內心對藝術之美的體會;李守仁于1990年創作的《春之旋律——歌》和《春之旋律——舞》,姊妹作品用同樣動感的手法讓觀眾仿佛走進了愉悅的歌舞世界;田世信于1997年創作的《秦腔》,在粗獷中的表現中體味西北風情。此外,英國雕塑家Anthony Stones的作品《作曲家-古斯塔夫·霍爾斯特》《戲劇家-莎士比亞》也受邀參展。
而在徵集作品中,有許多盛年及中青年知名雕塑家的傾情參展。如趙萌的《七彩方舟》,延續其“方舟系列”的總體脈絡,而使用了更為抽象的表現手法;林崗的《大音希聲》,作為《大音希聲》系列中的新作,延續了“工業記憶與音樂美學”的主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林崗專程前來大劇院參觀和觀賞演出後,有感而發創作的作品;陳連富的《山之情》,通過寫實、具象、典雅而又細膩的藝術語言,表現著非現實的意義等。
徵集作品中不乏來自海外知名藝術家的作品:法國雕塑家Marie Madeleine Gaurier的《舞者》,日本雕塑家Yoshin Ogata的《水·樂》,瑞典雕塑家Richard Brixel的《快樂舞者》,印度雕塑家Bharat Singh的《音樂的波浪》,保加利亞雕塑家Gheorghi Filin的《奔跑如風》等作品帶來另樣的視覺體驗。
一月內徵集700余件套海內外雕塑作品
為迎接四週年院慶,併為觀眾打開一扇進一步了解“音樂”與“雕塑”這對姊妹藝術關係的窗戶,今年9月初,大劇院對外發佈雕塑展徵集通告,邀請國內外優秀藝術家參與,希冀集中展示當今雕塑界“表演藝術”題材具有代表性和開拓性的作品,並藉此為國家大劇院公共空間遴選優秀作品收藏。
在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公室的協助下,該徵集通告即刻引起了雕塑界的廣泛關注,一時間,報名方案紛至遝來。短短一個月的徵集期內,共有來自海內外的700余件套作品報名參展。
徵集期結束後,由“凝固的旋律——國家大劇院雕塑作品邀請展”專家委員會對這700余件套作品進行嚴格篩選。專家委員會由業界知名人士組成,全國城市雕塑委員會藝術委員會顧問、中國雕塑學會名譽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春生擔任委員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理事、北京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于化雲擔任秘書長,中國雕塑學會會長助理、《中國雕塑》編輯部主編殷雙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趙萌教授等擔任委員。10個工作日的評審期內,專家委員會對700余件套作品進行集中評審,經過反覆甄選,最終選定了85件套優秀作品參展。
于化雲表示:“我們作為工作人員,有幸閱讀了每一位雕塑家的藝術作品,聽著他們講述深入生活時的‘雕塑速寫’,我們的內心時常都會被藝術家的激情所感動,感受到了雕塑藝術家的職業責任和對社會的文化關懷。有的雕塑藝術家為了創作,多次深入少數民族地區,捕捉素材,雕刻精彩的瞬間;特別是有的老藝術家,耄耋之年,仍然持續創作,雖然有的雕塑體量不大,材質樸素,但每一件作品記錄的都是時代的音符,留下的都是歷史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