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德•潘症候群——李果個展”成都K空間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12 13:16:4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新聞發佈會現場

12月10日,李果2011年度個展——“彼德•潘症候群——李果個展”在坐落于成都芳沁街的K空間開幕。此次展覽由K空間主辦,青年批評家韓晶擔當學術主持,著名青年批評家、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魯明軍出任特邀批評。

在新聞發佈會上,李果回答了記者關於自己藝術創作以人偶玩具為描繪對象的緣由。藝術家稱:這是一種自己人生經歷和感受的抒發,表達了藝術家內心的孤獨和期盼。80後這樣一群獨生子女,面對尷尬的孤獨時,毛絨玩具就成為了自己的玩伴和情感傾述對象,李果的作品體現出了80後藝術家的典型性和成長經驗的獨特性。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青年批評家韓晶借由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馬修•巴裏(James Matthew Barrie,1860—1937)筆下的童話人物“彼德•潘(Peter Pan)”提煉出了此次展覽的主題——彼德•潘症候群。論及緣由,韓晶坦言,之所以把李果在K空間舉辦的最新個展命名為“彼德•潘綜合症”,皆源於由彼德•潘引發的一個全新的心理學名詞——彼德•潘症候群(Peter Pan Syndrome)。“當我們面對李果的作品,或者説,他同時代藝術家的創作時,我們很容易看到:對自然成長的抵禦、對現實世界的逃匿、對責任壓力的規避、對外部世界的封閉、對自我那點天真、快樂的小世界,卻害怕失去……這正是典型的彼得•潘綜合症。”

藝術家李果接受採訪

此次展覽為期將近一個月(2011年12月10日—2012年1月4日),透過這些畫作裏的那些形象:被繩索捆綁的老虎玩偶、不知能否化繭成蝶的《蛹》、落寞站在領獎臺上的《我也想過要當第一》……我們終會發現——原來,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彼德•潘!(文/耳冉)

觀眾觀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