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問題多 “托球式”城雕不下百萬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4 09:25:52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世博會上的哥本哈根小美人魚雕塑

日前,104個國家的雕塑藝術家帶著作品應邀來到長春,參加第三屆中國長春世界雕塑大會。作為雕塑大會的重頭戲,以“城市雕塑與繁華都市的融合”為主題的第四屆全國城市雕塑高層論壇,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雕塑界、建築界、文化界的眾多專家學者。圍繞雕塑提升城市氣質、彰顯城市特色、記憶城市文明等專題,與會者達成一個共識:沒有責任心和創造力的城市雕塑,只是一堆垃圾。什麼樣的城市雕塑作品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中國的城市雕塑需要怎樣的提升?成了論壇的熱點話題。

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紐約的“自由女神”、蘭州的“黃河母親”、深圳的“開荒牛”,優秀的城市雕塑,就像一張張城市名片,可以讓人從中去感悟城市的風骨。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雕熱”在全國持續升溫,但存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城雕委副主任、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教授曾在去年提交給全國政協的提案中指出,當下不少地方的城市雕塑,越做尺度越高,越做體量越大,越做數量越多,但大多徒有大構架而缺乏靈魂。各城市的雕塑形式雷同,沒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指向。

讓吳為山痛心的是,在很多城市甚至農村,眼前聳立的都是面目雷同、含義不清的抽象派雕塑,業內戲稱為“一個球、幾條線”。不是以騰飛、開發、向上為題材的不銹鋼現代雕塑,就是複製西方裸體雕塑,再不就是照搬“凱旋門”或“維納斯”,近年來各地還紛紛開闢文化一條街,爭相把一些長袍馬褂真人大小的雕塑送上街頭,以此來強調“文化”和“歷史”,而城市的個性卻被一再忽略。

據不完全統計,近30年來全國各地的“托球式”城雕不下100萬座。“不客氣地説,很多雕塑不僅不能給市民帶來藝術享受,反而是一種視覺污染。”吳為山説。

吳為山強調,雕塑應該是有精神的,是弘揚傳統、創新創造,還是盲目向外、模倣西化?這對城市管理者和雕塑家而言都是一個挑戰。

對此,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宋春華也頗有同感:“第一,大批量的、短週期的、高速的作品太多,把雕塑當做了一種快餐;第二,缺乏創意,隨意模倣、克隆。”如中俄邊境有個中國城市,花了很多錢建了個雕塑公園,但大量雕塑造型拷貝自俄羅斯,實際沒多大意義。

“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場合出現了不少貌似雕塑而實際上離雕塑藝術甚遠的東西。”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研究所所長、著名藝術理論家邵大箴説。邵大箴認為,做雕塑,首先應該有自己的文化立場和文化態度。

在天津美術學院教授景育民看來,雕塑家個人化的審美取向與大眾文化的隔閡,也是城市雕塑發展面臨的一個難題。

譬如,即便在應該最“有文化”的高校裏,一座又一座校園雕塑就“慘遭”另類解讀。長安大學一個名為“青春彩虹”的雕像,竟有一個著名的別號——“拉麵女神”;西南財經大學校內有個一男一女腳踩地球飛奔的雕塑,被學生們戲稱為“各奔東西”;而西安郵電學院一處類似天鵝的水鳥展翅騰空的著名景觀,則被學生命名為“煮熟的鴨子飛了”。今年4月,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時,曾舉辦過一場國際校園雕塑大展,展出的100件雕塑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可學生們參觀時卻看得一頭霧水。關於校園雕塑的又一新聞是,最近,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新樓門前的“裸體猛男”被悄然移至校內一處樹叢中,告別了對面朝夕相處了3年之久的吐舌瞪眼的老子,從而暫時平息了一場有關雕塑與環境的論戰。

“作為一件公共藝術作品,從公共方面來看,它應該貼近群眾,從藝術角度來看,它也應該是一種高雅藝術的體現。二者是不矛盾的,關鍵是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在吳為山看來,不被公眾接受的作品實際上低估了大眾的審美能力,從表像上來看是大眾看不明白,從深層來看,是大眾看完之後對其不感興趣,很難接受。

公眾難以接受的還有如今城市雕塑放火箭似的速度。中國很多城市想通過短期內豎起眾多的城市雕塑來提升城市形象,對此,吳為山提出忠告,藝術創作不能等同於建築、施工,搞“大幹快上”,應該有一個冷靜的態度,不能“大躍進”似的只講數量,不講品質。

吳為山表示,其實要創作出一個好的雕塑作品,需要從各個方面仔細考慮,城市的文化、城市的特點、大眾的審美等等。而且,我們應該留更多的空間給下一代,所以,“雕塑不能一窩蜂地把城市空間都填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