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7月24日——美國探險家海勒姆·賓厄姆三世在秘魯安地斯山脈重新發現印加帝國遺跡馬丘比丘。馬丘比丘在奇楚亞語Quechua“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跡。
1911年的7月24日,美國歷史學者 Hiram Bingham 讓西方世界注意到了馬丘比丘。他被熟悉此地的本地人帶到馬丘比丘。這位受爭議的探險家、考古學家在這裡完成了一份該地區的考古學報告。Bingham想出了“失落的印加城市”這個吸引人的名字,並用作他第一本書的書名。
2002年,其他不為人知的二十世紀探險家留下的足跡被人發現,這些發現顯示 Bingham 當初為了成為公認的馬丘比丘發現者而故意掩蓋了這些痕跡。
馬丘比丘座落在老年峰和青年峰中間陡峭狹窄的山脊上,四週被崇山峻嶺重重包裹。在這沒有人煙的地方,印加人卻建起了他們的城市。從遠處看起來,馬丘比丘似乎隨時都可能從狹窄的山脊上滑下萬丈深淵。古代印加人怎麼能在絕頂上建造城市著實令人費解。這與世隔絕的所在幾百年都沒有被西班牙殖民者發現,因此也免遭劫掠。當初美國人賓漢姆(Bingham)偶然發現馬丘比丘的時候,它已經被幾個世紀以來的樹林灌木、苔蘚藤蔓遮蓋,只能隱約看到些斷壁殘垣。今天,雜草滕蔓雖然被清除了,但是想要瞻仰古城,仍然得耐心等待籠罩古城的山中雲霧散盡。這也就是為什麼馬丘比丘被叫做“雲霧中的城市”的原因。等待是漫長的,可是也正因為這樣,當那層神秘的白色面紗最終消失,馬丘比丘更像是上天額外賞賜給人類的禮物。雖然發現馬丘比丘的功勞落到了 Bingham 頭上,長期研究庫斯科的 Simone Waisbard 仍然堅稱馬丘比丘的發現者另有其人,最先到訪這裡的是“Enrique Palma,Gabino Sánchez 和 Agustín Lizárraga”,他們于1901年7月14日將名字刻在了一塊岩石上。而 Bingham 最初實際上在尋找的是維特科,印加帝國在西班牙征服秘魯時期最後的避難所和反抗據點。反覆探索這個區域之後,他在1911年被居住在遺跡所在地的當地奇楚亞人帶到了馬丘比丘。Bingham 之後又幾次到訪這裡並進行挖掘,直到1915年。在他寫的幾部關於馬丘比丘的發現的書籍中,“失落的印加城市”一書大為暢銷。
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由於獨特的位置、地理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産,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