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王鵬澂:《採薇圖》是古代繪畫山水和人物相融合的畫作中最好的一件作品

王鵬澂:《採薇圖》是古代繪畫山水和人物相融合的畫作中最好的一件作品

時間: 2024-06-24 | 片長:00:03:44 | 來源: 藝術中國
專題 >

日前,“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主題展——‘久久為功’品讀書畫中的中華文脈”展覽正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展出,該展覽深度挖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編纂和出版成果,從“大系”中精選表現“閱讀”主題的作品,展覽通過展出作品高清打樣稿、數字作品、出版物、文獻等共320余件,邀請觀眾走進展廳閱“大系”,走進“大系”讀中華文脈。

展覽自2024年1月22日開幕以來,觀眾絡繹不絕,引領大眾回望中華民族書香傳世的悠長文脈,感悟歷代先賢的人文理想和心靈世界,同時關照當下,推動全民閱讀深入發展、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展覽舉行期間,我們邀請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美術與設計係王鵬澂教授來到展覽現場,請他結合展覽談談如何欣賞名畫。王鵬澂教授在央視的《百家講壇》節目中以精讀文本的方式,對中國古代名畫精彩紛呈地解讀。本次展覽,王鵬澂教授圍繞《採薇圖》《文姬歸漢圖》《搗練圖》幾幅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畫,從繪畫技法、畫面人物的歷史故事、時代背景等角度娓娓道來,以全新的視角為觀眾打開了品讀名畫的新視野。

問: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主題展——‘久久為功’品讀書畫中的中華文脈”展覽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展出已經三個月時間了,您認為本次主題展和之前“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其他主題展對我國觀眾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王鵬澂:

“盛世修典歷代繪畫大系”這個項目的實施以及成果的推出,我想對於美術史研究以及對觀眾來講,兩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首先美術史研究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樣本,是數據,是研究材料。可是歷代名畫大多散落于海內外的各大美術館、博物館或者不同的藏家手中,即使專業的研究者也很難一窺真容,一網打盡。

展覽現場

“繪畫大系”的實施能夠把海內外的一些珍藏集中起來,好像建立了一個超強的數據庫。這樣我們對歷代的繪畫,我們常見的不常見的,從書本上讀到的,被美術史上反覆提及的,亦或是被大家所冷落的,可以一覽無余。不論從歷史縱向上,還是從同時代橫向上,都能夠將作品非常直觀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對於文物的保存、整理、保護以及研究,在這樣比較開放的情況下,大量數據呈現在面前,會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也會引發我們很多新的觀點,新的思考,新的啟發。可能我們以前一些習以為常的觀點,在這樣特別直觀的感受下,會讓研究者有新的不同的看法。

第二,對於觀眾來講是一種極大的便利。大家平時要想一窺這些作品的真容是不太容易的。現在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讓美術史上的滄海明珠走進大眾視野,能夠讓大家近距離地感受作品的魅力。

我們現在複製的作品可以説“下真跡一等”,它用超強的數字技術,先進的印刷技術,能夠基本上還原原作的風采,而且能夠還原原作的尺寸。我在進行藝術鑒賞的過程之中有一個觀念,大家欣賞作品儘量去看原作,去感受原作尺寸。比如一件很小的作品,把它放得很大,或者大作品做得很小,都跟感受原作尺寸是不一樣的。可以説我們的觀眾們能夠不用行萬里路,很便捷就可以感受到歷代名畫的整體風貌,對於我們觀眾去享受藝術品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南宋,李唐,採薇圖,故宮博物院

問:

《採薇圖》的作者李唐是南宋著名山水畫家,李唐個人經歷也很對應這幅畫表達的思想,您認為這幅畫的技法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有哪些不尋常之處?

王鵬澂:

我們在欣賞和研究中國畫作品最好是能夠直面原作。《採薇圖》我之前並沒有見過原作,而這次“盛世修典”展覽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在原作高清圖面前徘徊良久,它給我的衝擊力很大,這幅作品不是很大,畫的這麼精神。

我想講三點:第一,我覺得《採薇圖》事實上是被低估了的作品;第二、《採薇圖》是古代繪畫山水和人物相融合得最好的一件作品;第三,這是一件體現著家國情懷的作品。

採薇圖(局部)

《採薇圖》近景處是一片石臺,後面是山地,遠處隨著一株楓樹探向左方,大家看到一條蜿蜒的河伸向遠方,這是一個遠處的平原,也就是説人物所在石臺和下邊的平原有一個很高的落差,人物應該在一個懸崖峭壁上面的石臺上,畫面營造的空間是一個密閉環境,外邊人進來困難,裏邊人出去也很困難。

第二點,我們再看畫面的視角,中國山水畫有三遠:平遠、深遠、高遠,一般的古代山水畫三遠兼具,全景,山水近景遠景都有。人物一般是點景人物,畫得很小,穿插在山水之間,可是這張畫人物比例很大,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張畫是一張以人物為主的故事畫。

那麼《採薇圖》像什麼呢?像我們現在的照相機,用取景框定格了的,上不留天下不留地的構圖。可能觀眾會説這不很常見嗎?現在拿個手機就可以這麼拍攝,但大家別忘了這是在近千年前的宋代。

繪畫圖式的變革是有緩慢的歷史演變過程,如果當時的繪畫程式都是高山大川,都是三遠,都是全景式,而李唐的《採薇圖》能夠把全景山水變成截景式山水,這種取景框式的構圖就很超前,這在古代繪畫史上也並不常見。李唐之後才有馬遠、夏圭的“馬一角“”夏半邊”的構圖。

第三點就是人物和山水之間的關係,我們來看山壁的皴法。李唐最有名的作品是《萬壑松風圖》,那是李唐在40多歲的時候,他在北宋宮廷當畫師的時候創作的一幅大型作品。《萬壑松風圖》的山石用斧劈皴,《採薇圖》也用斧劈皴,但是皴法有很大的差別,它的含混度、面積、造型,包括強度都有極好的控制。能夠很好地體現出山石的結構空間,同時它又不搶人物,又能襯托出人物,這種人和景的處理關係相當成熟。

洛神賦圖(局部)

我們回看古代的山水與人物的處理方式,有一種方法叫點景人物,就是“山大人小”,這符合正常的比例。還有一種如《洛神賦圖》中的“人大山小”,山水代表著人物活動的一個環境,但是李唐的《採薇圖》,把人物和空間能夠如此完美的處理,在古代歷史上也並不多見。

再看人物本身,我當時在畫前面看了很久,雖然之前他的一筆一劃我都熟知於心,可是在這樣的高清原大的畫本面前還是很有觸動。李唐對人物衣服的勾勒,可謂屈鐵斷金,銀鉤鐵劃,每一筆都那麼有控制,行筆速度又非常之快。衣紋衣褶像寶劍、像錐子這樣畫下來,形成一個很方折的衣紋線條,很有裝飾感的人物形象。

《採薇圖》中的伯夷

《採薇圖》中的叔齊

再看人物面部,尤其正中主位的人物叫伯夷,他緊鎖眉頭,目光如電,緊咬的嘴唇,這是一個沉默不語,但是又堅毅又憂心忡忡的人物形象。

兩個人物一高一矮,一正一側,一靜一動,一個在説,一個在聽。伸手説話的人是叔齊。另一個抱膝而坐,緊鎖眉頭,深沉內斂的人是伯夷。這張畫我覺得達到了一個傳神的典範。

我們再看作者李唐,他的生平跨越了北宋和南宋兩個朝代,早年他曾經在北宋宮廷任專職畫師。後來北宋被金國所滅,之後趙構在南方成立了南宋政權,南宋在跟金國不斷交鋒中政權不斷遷移,最後落腳到了臨安。

李唐應該在北宋滅亡後,隨南宋朝廷不斷地南遷,之後他被宋高宗發現,繼續在南宋宮廷當畫師,那時候他應該有80多歲了。北宋被滅的時候,李唐40多歲,他在南宋宮廷再次當畫師是80多歲,中間隔了30多年。美術史留下的只是寥寥數字而已,可事實上老人家經歷了30多年流亡。還有一種説法,李唐很可能被金國俘虜到了北方,之後再逃亡到南方,他經歷了生死一線的大逃亡,30多年的流亡生涯經歷了多少苦難,甚至是生死關口,老人家能生存下來非常不容易。

《採薇圖》有元代宋杞的題跋跟原畫裱在一起,意思是説這張畫是為南渡的降臣所畫,作者是為了抨擊那些最後投降金國的宋人降臣。但是我覺得也未必,因為首先這張畫到底什麼時候畫的?他是入了南宋宮廷之後畫的?還是之前他自己畫的?我們並無可考。他為什麼要抨擊那些南宋的降臣?他有什麼立場,這並不能夠確定。

《採薇圖》局部

我覺得李唐是借《採薇圖》這件作品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老人家一定很倔強,我覺得伯夷這個形象,就是李唐自己的形象。他可能從金國的俘虜中逃出來,經歷了九死一生的逃亡生涯,在極其困苦的環境下能堅持下來,他一定是一個堅韌不屈的人。

李唐所塑造的伯夷形象,沉默寡言,緊鎖眉頭,胸中既有不平之氣,也有憂慮和憂患意識,同時他也是倔強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對衣服衣褶都用了類似鐵線描的勾勒方式,極其傳神     李唐要抒發的情感和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完全一致,觀眾在畫面前能夠直接感受到一個真實的人,他有不吐不快的心聲要抒發出來。

專題: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主題展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2024/5/8/2024581715135199329_34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