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時代記藝 | 張仁芝:吾愛真山水(上)

時代記藝 | 張仁芝:吾愛真山水(上)

時間: 2024-06-20 15:50:07 | 來源: 藝術中國
專題 >

自1957年成立以來,北京畫院秉承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創作、研究、教學”三大功能定位,為20世紀與新時代中國美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生動呈現出20世紀中國美術進程與北京畫院發展歷史,記錄北京畫院老一輩藝術家的珍貴影像、歷史記憶與藝術思想,北京畫院與藝術中國聯合推出“時代記藝——北京畫院老畫家訪談錄系列”。本期,我們推出中國著名山水畫家,北京畫院原山水創作室主任、專職畫家張仁芝的訪談。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這對於觀眾來説,可能僅僅是閃過的幾個詞語,而對於一位勤勉多産、精力旺盛的藝術家來説,卻是曾經細細品味、真切記錄過的漫長歲月。

在已經年逾九十的張仁芝先生的大量寫生與創作中,我們驚嘆于他對風格的多樣且深入、對不同表現方法的信手拈來,以及永遠不變的詩心畫境和對自然造化精神的感動。面對這些記錄人生歷程、寫生旅途的作品,地域性與時代感撲面而來,也引領著我們走進他那積健、通感、勃發的藝術心靈。

張仁芝1935年生於天津薊縣,美術啟蒙于名家胡定九。18歲考入央美附中,22歲升入中央美術學院。1962年,畢業時創作山水組畫《憶江南》,顯現出別具一格的構思與風格探索。同年進入北京中國畫院,入學員進修班,跟隨秦仲文先生學習山水畫。1965年初,學員班結業,轉為專業畫家。

張仁芝曾經也是一名出色的主題人物畫家。他1964年創作的人物畫《爐前》參加建國15週年全國美展,並被北京畫院收藏;1965年《首鋼高爐速寫》在《人民文學》封面發表、《黎明》在《人民文學》封底發表;1966年大幅素描《蘭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與李穎合作)和《鞠躬盡瘁》入選紀念焦裕祿全國專題美展,前者由《美術》雜誌發表;1972年集體創作年畫四扇屏《大慶精神大慶人》;1973年人物畫《創業年代》參加第四屆全國美展,北京畫院收藏;1977年人物畫《創業人》參加全國工業學大慶專題畫展、人物畫《帶頭人》參加北京市美展等。但在此之後,很少再畫主題性人物繪畫。他説:我最鍾情的還是畫山水。

張仁芝在山水畫創作中善於巧思,認真研究多種風格。其畢業創作《憶江南》是由9幅小畫組成的組畫,每一幅風格和表現手法均不一樣。這種方式在張仁芝長達60年的山水創作中依然清晰可見。在不同的階段、面對不同的山水風景,他會用不同的表現方式,筆墨、構圖、賦彩均不同,但又都呈現出他自己的風格。他不僅博采眾家之長,同時大膽融入西方繪畫的造型方式,這與他在央美附中和中央美院的學習經歷有關,比如對形式感的追求、強烈的色彩對比、極簡的畫面構圖、整體畫面的運動韻律等等。但無論怎麼變化,他始終沒有離客觀物象太遠,始終重視對山水風景帶來的詩意的營造。自然造化帶給藝術家內心的感受始終是他表現的核心,這正是張仁芝的畫讓人百看不厭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張仁芝不僅廣泛描繪國內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足履也遠赴海外,他用中國筆墨寫異域山川自然、人類文明勝地。加拿大、日本、德國、英國、澳門、捷克、南非、敘利亞……都有涉足。很多中國水墨畫家面對國外自然風景、城市建築,不知如何下筆,要麼畫出來與國內風景無異,要麼建築洋味太重,與水墨詩意相牴牾。但張仁芝不僅筆下自若,而且揮灑自如,留下一大批精品。究其原因,是因為他的山水首先來自於自然造化,而不是某一程式。

上世紀90年代後,張仁芝有一批畫北京的作品特別引人注目。作為他生活了大半個世紀的古都,北京對於他無疑是熟悉而充滿感情的。故宮、鐘鼓樓、正陽門、景山、北海公園、雨兒衚同……這些畫作充滿了現代意識,往往加入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在這些作品中,我們感受到目光是深邃的,情感是深厚的,但心靈和心態卻是年輕的。

從中央美院到北京畫院,張仁芝先生師從蔣兆和、李可染、宗其香、秦仲文等諸位先生,後又從白雪石先生處受益良多,從人物畫到山水畫,從古畫臨摹到當代寫生,從西畫體系到筆墨錘鍊,都有了深入的學習與探索。因此,他基本功紮實、創作題材廣泛、風格手法多樣。同時,他精力充沛、創作歷程近70年,步履遍及幾個大洲,留下了大量值得深入研究的畫作。

正如他自己所説:“我想在作品中寄託一種對真山水的熱愛。我用書寫性的筆墨、中國畫的審美規範把西畫的造型方式轉化過來,我這一輩子就幹了這一件事。”撰文:許柏成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2024/6/20/20246201718863095441_46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