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評論】多樣的美術·統一的民心——記“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

【評論】多樣的美術·統一的民心——記“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

時間: 2021-12-09 15:07:48 | 來源: 藝術中國
專題 >

文/湯海濤

由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雲南畫院聯合主辦;雲南美術館承辦的“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于2021年9月16日至10月7日在雲南美術館一樓圓廳、一號廳和二號廳盛大開展。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水彩(粉)、版畫和雕塑,共展出98件作品。得到邀請的作者,都是雲南省美術創作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圍繞新中國成立、建黨等重大事件,雲南省美協、雲南畫院和雲南美術館多次組織創作題材遴選、重點作者培訓以及高層次高品質的看稿會,使雲南省主題性創作有了新的起點,佳作頻出。可以説,“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是雲南省主題性創作力量的一次全面檢閱。

2021年適值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在這個重大的歷史節點上,圍繞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建設成就,舉國上下舉辦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乃至鄉鎮級的美術展覽不可勝數。而“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以其不可替代的多樣性、獨特性和藝術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多樣統一”作為構圖的原則,在藝術創作中也可以延伸到其他相關領域——對應到“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特別是在這個特定的歷史節點上,展覽呈現的特定面貌,可以説,是“多樣的美術”與“統一的民心”有機的結合。

2005年10月20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通過《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從一個側面可以這樣認為:當文化多樣性被認為是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個先鋒要素的時候,讓盡可能多的人可以有藝術方面的自我表達和實踐是迫切需要的。雲南位於中國的西南一隅,地理、氣候的多樣性;人文、歷史的多元性,使得這裡生活的26個少數民族(其中15個獨有民族,又含9個直過民族)之間,生産勞動互補、生活資源互補、宗教信仰互補、文化觀念互補……文化的多樣性最終反映在美術創作中,也使得雲南的美術異彩紛呈。特別是雲南美術在地域美術創作中,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形式審美的嬗變,推動了中國美術創作發展的進程,具有影響深遠的成就和意義。

新中國成立後雲南美術創作有幾個大的時期和階段:其一、新中國成立17年以來,雲南美術創作視角中他者眼光和自我闡釋的交融;其二、1976年之前的10年,“紅光亮”“高大全”典型形象中的雲南軍民形象;其三、改革開放後及新世紀前,雲南美術繁榮期對形式美感的探索與貢獻;其四、新世紀以降,多樣性和多元性的審美因素在雲南美術創作中的體現。在此期間,雲南的美術創作和教育主要有三條學術脈絡。其一,以從法國留學歸來的廖新學、劉自鳴為代表的,以西方美術造型手段和審美情趣為內核的藝術體系。其後,雲南藝術學院和雲南畫院先後分別成立,廖新學和劉自鳴分別在上述兩個學術機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其二,以梅肖青、林聆為代表的,以高昂的革命視角進行藝術創作的昆明部隊群體;其三、1959年至1960整個年代,一大批國內美術院校的畢業生分配到雲南工作,其中一些重要的畫家在中國美術創作版圖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基於上述的學術背景,雲南美術創作的“多樣性”可謂與生俱來。雲南重彩、絕版木刻、全景花鳥、當代油畫等等,成為雲南美術事業發展的推動力量,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價值取向和美術創作面貌。並且,在相應的主題美術創作中,雲南也有一系列佳作涌現,如:《瀾滄江邊》(林聆)《踏破高原千里雪》(梅肖青)《北京的聲音》(姚鐘華)《連續作戰》(尚丁)《燒薑湯》(張霧勳)《紅日高照團結寨》(陳雄勳)等。但是,由於特定的歷史和政治原因,這些作品的表現形式,通常以“以小見大”和“邊緣呼應中心”的手法加以表現,就如歌曲創作中的副歌,以重復、呼應、襯托等方式與中國主題美術創作的“主歌”相輔相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所以,在新的歷史時期,雲南的美術創作與發展,肩負了新的歷史使命。

具體到雲南主題性美術創作領域,尤其是“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所展示的新面貌,值得研究。其核心,就是“多樣的美術”和“統一的民心”。

縱觀世界美術史,歷史畫創作一直是繪畫皇冠上最耀眼的鑽石。而以群像的方式進行創作,多為回顧歷史典型事件和典型時刻。作為雲南的一個地域性事件,在今天雲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背景下,類似羅江《誓盟》的創作有著特定的意義。此次展覽中,以群像的方式,對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以及高原各個民族生活中的經典瞬間,加以全方位大視角的表現——而類似的好作品在展覽中,比比皆是。

蘇軾《論書》有雲: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雲南諸多優秀的美術家,得到民族文化的滋養,被三迤大地的美好所感召,其作品表現生活,抒發內心,初無意為佳乃佳。

楊作霖《大地歌》(油畫)以其嫺熟的油畫語言,表現出天人合一的宏闊的意境;李傳康《高原女孩》(版畫)以精湛的木刻手法,定格一個高原女孩的生活日常;李忠翔《民族團結共創輝煌》(壁畫稿)以並列的方式,展示雲南民族團結的景象……展覽中,有的是參加全國性美展的佳作;有的體現了在該美術領域創作的雲南省最高水準。無論是繪畫的表現手法還是審美價值,在全國的主題性創作譜係中,都有著自身的價值。

版畫通常畫幅不大,加之複製傳播的方式,從魯迅提倡“新興木刻(版畫)”運動以來,中國版畫有了跨越性的發展。尤其上個世紀80年代,以鄭旭、魏啟聰、賀昆等一大批以絕版木刻為創作手法的雲南版畫家,在全國産生很大的影響。在此次展覽中,賀昆《我的土地》、呂敏《插花節》等作品,雖然畫幅不大,但正所謂“小品有品”。另外,各個地州的版畫家,也以不同的創作視角,表現了邊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同樣,一些老畫家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們在不同年代創作的作品,記錄了時代的圖像。以姚鐘華《高原小騎手》(中國畫)、李忠翔《舉步跨千年——頌阿佤山的解放》(版畫)、張霧勳《趕街途中的小卜哨》(油畫)、傅啟中《節日》(水彩畫)、胡曉幸《金色的晚霞》(水彩)、陳崇平《潔白的哈達》(重彩畫)、姚建華《晨霧》(水彩)、劉南《版納八月》(油畫)、沙璘《情暖天宇》(油畫)、孟薛光《街天》(油畫)等畫家為典型,他們以數十年的藝術功底,創作出經典的作品,是時下年輕藝術家的榜樣。

綜上所述,“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在主辦方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雲南畫院,以及承辦方雲南美術館,精心組織雲南全省美術領域中的得力幹將,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這個重大的歷史節點,圍繞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建設成就,創作出一大批的精品力作。在兼顧藝術的多樣性的同時,以民心所向,表現“邊疆人民心向黨”的主題性美術作品展覽,是可以載入雲南的美術主題性創作史冊的。

【評論】多樣的美術·統一的民心——記“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美術作品邀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