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柏成
面對著楊沛霖的作品,你會被調動起所有感知手段:視覺、聽覺甚至是嗅覺……去捕捉在畫面上任何能發現的細微資訊。大腦在收集資訊進行極力解讀後,表面的形式語言似乎要將你引向理性的現代審美,但喚起我們內心感動的卻是畫面中涌動著的生命關懷。
按我們既往的標準,楊沛霖的作品不能稱之為水墨,因為他並不用“筆”。在他的作品中,沒有歷代文人畫家與美術史家們強調的“筆墨”。但他運用的是水墨畫裏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宣紙、墨與水。這些擁有自然靈性的物質材料,對楊沛霖的創作至關重要。宣紙獨特的滲透性,讓墨色的任何洇染纖毫畢現;墨色溶于水,水的多少決定它的深淺濃淡;看起來最無關緊要的水,則如同一個精靈,正是它的承載與流動,讓作品的誕生本身似乎有了自由意志。
如果不是藝術家親自現身説法,你很難想像這些尺幅巨大、細節耐人尋味的作品是如何被創作出來的。折疊、捆紮、滾壓、拓印……人類面對一張平面的紙最基本的動作,被抽離、歸納至極簡。在這些動作的基礎上,當楊沛霖以墨色涂刷完畢,屬於他的創作部分已經基本完成,剩下的交給陽光、空氣與水、顏料分子的自我運動。他的意念與自然之意交織而成,當這些作品最終完成被打開,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動作雖然簡單,但在不同維度的重疊之下,卻變化無窮,超出了我們日常思維的認知,難以探求過程的究竟。
因為極簡,故能無意。在創作的時候,楊沛霖心無旁騖,並不去設定任何的結果或答案。在他心手合一的動作之中,紙與墨的生命被激活,被賦予了新的生機。水的洇染,光的照射,自然之中的因素促使紙與墨相互融合,呈現出最後的物象。藝術家可以通過不同的動作確定作品的生成模式,卻無法預料作品最終的呈現效果。在這些極簡的動作中,隱含著這個世界構成的基本原理:多維空間、延續與突變、有限與無限、互補與平衡,而這些正是楊沛霖在其藝術思考與實踐之中最在意之處。
楊沛霖生活在浙江余姚,這裡是王陽明的故鄉。在四明山腳下,他隱于市陌,過著極簡的生活。王陽明講“知行合一”,楊沛霖將藝術與生活的狀態合二為一,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著他對世界本質的理解。他創作的材料,除了宣紙與墨色之外,很多來源於房間裝修剩餘的建築廢料,這些身邊之物融入他的創造過程,絲毫不因其普通尋常而影響哲思的表達。
回顧中國幾千年文明史,每一次鼎盛之世的到來,無不經歷了長時間的動亂、磨難與統一,其實伴隨這一過程的,同時還有中華文明內部的自我更新與對外來思想的吸收融合。過去艱難的兩百年,最重要的舶來思想無疑是來自西方的科學精神與理性思維。經過百年的奮起直追,科學的精神與意識廣泛普及,深入人心。從精英到百姓,對世界的認知,已發生巨大的變化。
對世界的認識變了,創作必然要變。傳統當然是豐富的寶藏,但如果在今天仍在談“筆墨”,無異於在古典園林之中再增添磚石草木,並無太大意義。藝術家的核心使命是通過藝術對當下人類最關切的命題進行回應。近年來,隨著宏觀與微觀科學的突飛猛進,我們越來越發現自我對世界認知的局限,時空之中是否有更高維度文明的存在?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對人類“從哪來,到哪去”的問題再加深了一層追問……我們正在顛覆以往的認知,同時建立起新的體系。
楊沛霖深切洞察這一點,他認為藝術並非知識體系,同時藝術並非經驗,而是先驗。他摒棄超越一切既往經驗的積累,回到藝術的源頭——物質之前,甚至是意念之先,心中之意與客觀物象的變化交織在一起,成為他的藝術表達。從“無”開始,“無”中生“有”。在創作的過程中,“意”與“象”是同步發生的,“先意後象”或“先象後意”都並非理想之境。在整個過程之中,體驗是最重要的。正心誠意,才是真意。
一名藝術家真正的創造,或留于歷史的貢獻,無非包括三個方面:圖像、圖式或觀念。歷史上通過一個形象來成名的藝術家眾矣,但在資訊時代,圖像的傳播與獲取已極為便利,此路已幾無可能,對圖式的創造在今天也往往難免有相似之虞。圖像時代,對藝術功能的需求也正在深刻地發生變化。觀念是一名藝術家真正的自我創造,也是藝術最深層的意義。無疑,楊沛霖是屬於第三種藝術家的。他的藝術創作所採取的方法並不重要,可以千變萬化;所採取的材料也並不重要,可以是任意之物,重要的是他的觀念——無中生意,意行于物,象合於心,這個方法他稱之為“無意呈現”。“無”並非沒有,而是藝術的先驗狀態。
楊沛霖的藝術表像呈現著理性精神與科學思維,但在最深處仍是中國文化的生命意識。作為王陽明的同鄉,以“心學”為代表的中國哲學在他的思想中有著深刻的烙印,科學與理性則為他的思考開闢了另一條道路。在對世界本質的探尋和對藝術理念的表達中,他將二者完美地合而為一。
同時,楊沛霖對科技的發展抱有深沉的憂患意識。毫無疑問,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物質與資訊的極大豐富,以及對世界本源的更接近真相的探求。但是,過度的發展卻讓人類無所適從,以至於開始追問自身的意義。如此困境已直面在眼前,我們深陷其中。面對物象的自然生成,楊沛霖最終以內心來衡量一件作品的成立與否。合於心象,便成為作品,非心所要,便斷然棄之。
最終,人類將以內心需求來衡量科技帶給我們的一切,並在生命與藝術的撫慰之中獲得內心的平衡。我們無畏去探索,終將回歸心靈,這正是楊沛霖的藝術觀念與實踐對當下社會的意義。
( 本文作者為“無意呈現——楊沛霖作品展”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