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紀念李苦禪誕辰120週年 百餘幅藝術真跡國博展出

紀念李苦禪誕辰120週年 百餘幅藝術真跡國博展出

時間: 2018-12-28 14:27:39 | 來源: 藝術中國
專題 >

紀念李苦禪誕辰120週年藝術展開幕式現場,圖為李苦禪學生、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名譽院長范曾致辭

20181121日,紀念李苦禪誕辰120週年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78展廳拉開帷幕,展覽取名為“法古禪心”,從中可以看出李苦禪“師古而不泥古”的藝術主張與成就。這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以眾多的作品真跡、手稿速寫、圖片影像、文獻資料等向觀眾近距離呈現了李苦禪的人生歷程與藝術魅力。

李苦禪(1898-1983)

李苦禪,原名李英傑,1898年出生於山東高唐,幼年在家鄉習中國畫,1918年來京學習炭畫、油畫與西畫,1922年考入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專習西畫,1923年入齊白石門下研習中國畫。1925年發起成立“中西畫會‘吼虹社’”。1930年,應林風眠之邀出任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國畫教授,將“京戲”引入高等藝術教學體系,以羅丹派雕塑觀念啟示學生理解“寫意手段過程之美”,尤以親領學生“到大自然裏找畫稿”,突破輕寫生重臨摹的傳統中國畫學習模式。1946年起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係教授、中國畫研究院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等。

觀眾觀看巨幅水墨作品《盛夏圖》

本次展覽大約共展出李苦禪作品100余幅,其中包括長5.8米,寬3.7米的巨幅水墨《盛夏圖》等代表性作品。此幅作品李苦禪作于八十四歲,他在畫中題“六十年來寫荷不計其數,然若如此巨幅,乃平生首次也”,畫作水墨氤氳,洋洋大觀,確為難得一觀。

1940年代 紙本速寫 《牽驢車夫》

1955年 紙本速寫 《錦雞》

李苦禪早年曾習炭畫、油畫等西畫,1922年考入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專習西畫,後一年方才入齊白石門下研習中國畫。因此,他有深厚的造型功底,在本次展覽之中多幅難得一見的紙本速寫作品向我們展示了這一點,在李苦禪的大寫意花鳥形象之下,其實有著紮實準確的造型基礎。

1930年代 李苦禪作品《松下蒼鷺》 李苦禪紀念館藏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本次展覽展出了多幅李苦禪作于1930年代的水墨畫作品,多幅創作于30幾歲的水禽佳作,作為日後李苦禪最為著名的“魚鷹”題材的早期作品初露端倪,這些作品,從中可見青年李苦禪在繪畫藝術,尤其是水墨表現上的過人天分。

觀眾觀看齊白石寄于李苦禪書信

1930年,任杭州藝專國畫教授的李苦禪與恩師齊白石的合影

1930年代,李苦禪與齊白石的來往信件六通,在信中齊白石稱李苦禪為“仁弟”,而自稱“小兄”,信中語氣之懇切,可見白石老人對李苦禪的賞識,二人感情之深厚。在開幕以上,范曾也提到齊白石曾説“吾門下弟子不下千人,眾皆學我手,英也奪我心”,足以證明李苦禪是齊白石評價最高的弟子。

朱耷(明) 《荷花軸》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朱耷(明) 《芙蓉鴨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徐渭(明) 手卷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難得的是,此次中國國家博物館特別呈現了來自館藏的八大山人的2件豎軸《荷花軸》、《芙蓉鴨圖》與徐渭的一幅手卷作品,與李苦禪的作品同場展出,在對比之中,可以看到李苦禪從中國古代繪畫傳統中所汲取的營養。

李苦禪書法日課

觀眾觀看李苦禪手跡

展覽還展出了李苦禪去世前幾小時的書法日課習作,以及他的收藏碑帖、生前實物等,使觀者深為苦禪先生的精湛藝術修為與高闊思想境界所感動。

據悉,“法古禪心——紀念李苦禪誕辰120週年藝術展”將持續至12月22日結束。(文、圖/許柏成  文中歷史照片與作品圖片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

1920年代 李苦禪的畫冊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觀眾從李苦禪收藏的泰山碑刻拓片

展覽現場

部分展出作品:

盛夏圖  軸紙本設色 縱三六八釐米 橫五八〇釐米

一九八一年(辛酉) 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盛夏圖。國家日趨興盛,乃余之願。祖國古稱華夏,想炎夏之際,荷花盛開,乃作荷塘即景,何不題之盛夏圖耶!歲在辛酉冬月之初,八四叟苦禪。荷之性情,不支(枝)不曼(蔓),出淤泥而不染,余素喜愛之,故六十年來寫荷不計其數,然若如此巨幅,乃平生首次也。勵公又題。

鈐印:神州藝民、苦禪、摶飛萬里(朱文)苦禪、李(白文)

勁節圖 軸紙本水墨 縱二八三釐米橫四二九釐米

一九八〇年(庚申)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勁節圖。未出土時便有節,待到淩雲尚虛心。古人云,胸有氣節方可寫竹。畫法雲,一世蘭,半世竹。可見(寫)蘭竹之不易也。板橋詩云:“四十年來畫竹枝,白日畫竹夜間思。刪盡繁冗留清瘦,畫到熟時是生時。”庚申夏,溽暑之月八三叟苦禪即題。

鈐印:神州藝民、苦禪(朱文)

松鷹圖 軸紙本設色 縱一四六釐米橫三一一釐米

一九七七年(丁巳)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松鷹圖。丁巳夏月,苦禪寫于首都,時年八十歲矣。

鈐印:苦禪(朱文)神州藝民(白文)

漁樂圖 軸紙本設色 縱一四五釐米橫三七釐米

一九八〇年(庚申)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漁樂圖。“昔日過洞庭,燒燭渡狂波。曾見石上鳥,卻比君家多。”先師白石翁題余畫鸕鶿詩。歲在庚申,初秋月于北戴河渤海之濱。八十三叟苦禪並題記之。曩在江南西子湖畔,養鸕鶿數只,朝夕觀其出沒水中捕魚之狀,聚散沉浮,飛鳴相助,大有趣也,因以寫之較快意耳!是時小雨初晴,海浪吼聲中爰題于畫之尾。苦禪勵公又識。

鈐印:神州藝民、苦禪、摶飛萬里、李、勵公(朱文)李英(白文)

晴雪 軸 紙本設色 縱九四釐米 橫一八〇釐米

一九七七年(丁巳)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晴雪。丁巳春月,苦禪寫。

鈐印:苦禪(朱文) 李、死無休(白文)

江南景物 軸 紙本設色 縱九八釐米 橫一八釐米

一九八〇年(庚申) 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 江南景物。江南多陰雨,故魚蝦豐産而水禽亦因群居之,若鴨鳧鶩鷺等等是也。夫水禽與農民無害,所以漁樵亦無有害之者。昔居江南設教,日生活于魚米之鄉中,觀水禽之動態,芋茨菱荷之生狀,夤此多寫為畫圖。庚申冬末八四叟苦禪。

鈐印:苦禪(朱文) 欣逢盛時(白文)

展翼鸕鶿 軸 紙本水墨 縱八五釐米 橫五七釐米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九八三年題)

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鸕鶿即魚鷹。此少年所作,見之如夢境,尚存人間,幸哉。八六叟苦禪題。

鈐印:苦禪、神州藝民(白文) 以學愈愚、李(朱文)

寫鷙鳥要壯大其形,剛健其羽翮,方顯其兇猛。但畫鷹鷂則表其捷銳可也。畫魚生動活潑最難,作者多寫成呆板若死魚者。而畫鲇魚尤為難耳。寫竹下石宜瘦簡,只以外廓便得勢矣!松下石如虎蹲狀,以重拙為宜。蘭下石以減筆小形為合宜,以不掩蘭之瀟灑為得勢也。甲寅冬月于郊甸。

——李苦禪畫語錄

三蟹圖 軸 紙本水墨 縱九○釐米 橫三二釐米

一九三七年(丁醜)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君自橫行儂自淡, 升沉不過一秋風。苦禪寫。

鈐印:苦禪(朱文)

我是一九二五年在齊白石先生家同苦禪相識的。他在北平國立藝專西畫係學習,認識齊先生之後,便開始學中國畫。他讀書時生活很艱苦,不得不半工半讀,每晚租拉人力車,不論嚴寒酷暑,都在北平西城的石板馬路上奔波。我見他在清寒艱辛的條件下學習中國畫,很感動,經常解囊相助。一九二八年蔡元培幫助我買了房子,苦禪便住到我家,同住的還有趙望雲。從此便同家人一樣,兄弟相稱,同在一個鍋裏吃飯,同在一間書房讀書,同在一張畫案作畫。我為宣傳趙望雲、李苦禪、王雪濤、侯子步等朋友, 建議天津大公報辦《藝術週刊》,大公報委託我主持。苦禪、望雲的作品被連續介紹之後,引起社會的很大重視。

——王森然《悼念苦禪》

溟魚圖 托片 紙本水墨 縱六九釐米 橫四九釐米

一九八一年(辛酉)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漆園生雲,北溟有魚,其名為鯤,擬其意而戲寫之。八四叟苦禪畫。

鈐印:以學愈愚、李氏苦禪、八十後作( 朱文) 禪父(白文)

戲人五情不勻者多勾臉。畫到高度不設色。文至極處無贅字。人到深處無多言。花開每仰展,禾實充垂漢。苦到極處無寧死,病至重時反顯輕。青鳥老變白,黃狐久成玄。熱極寒必至,動極靜成旋。物到極處必生變! 

——李苦禪畫語錄

石壁挂藤通篆意,桐蔭滴露聆琴聲 書法 軸 紙本水墨

縱二○二釐米 橫四○釐米 一九八一年(辛酉)李苦禪紀念館藏

款識:石壁挂藤通篆意, 桐蔭滴露聆琴聲。

錄自藏祝允明聯句。八四叟苦禪。

鈐印:神州藝民、苦禪(朱文) 李(白文)

紀念李苦禪誕辰120週年 百餘幅藝術真跡國博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