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

時間: 2017-06-16 | 片長:00:05:29 | 來源: 藝術中國
專題 >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于5月11日開展,中央美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擔任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策展人,展覽主題“不息”,來自《周易.係辭》中的「生生之謂易」,邱志傑以此回應2017威尼斯雙年展主題“藝術永生”,這是中國人對“永生”的特別理解與傳承。在邱志傑看來,中國傳統技藝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也有生生不息的當代生效能力。 

中國館現場

    展覽在意象上以“山•∙海”與“古•∙今”兩個相互流變、轉換的“陰•∙陽”結構來展開敘事。“愚公移山”和“精衛填海”這兩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構成“山”與“海”對應的意象;李嵩的《骷髏幻戲圖》和馬遠的《十二水圖》二幅宋代古畫共同構成展覽的“引文”,由中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構成指向“不息”的意象。一位汲取大海能量的當代中國藝術家湯南南與另一位汲取“迷信”能量的當代中國藝術家鄔建安;一位雕刻影子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汪天穩與另一位匯集蘇繡藝術傳承脈絡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姚惠芬對這兩個故事、兩幅宋畫展開一場跨越千年的合作,為展覽空間的“敘事”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可能。 

中國館現場

    這兩組由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和當代藝術家構成的對比敘事,亦共同表達了“不息”所蘊含的“合作”與“傳承”的精神氣場。蘇繡大師姚惠芬不僅以精湛絕倫的上百種針法再現《骷髏幻戲圖》,也參與了湯南南《遺忘之海》的創作。鄔建安與皮影大師汪天穩已合作多年,在該展中針對馬遠《水圖》和山海意象展開新的創作;而出生於劇場世家的湯南南與皮影大師汪天穩,來自上海金山的鄔建安與蘇州的姚惠芬,也交叉産生出新作品。民間工藝和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在中國藝術的不息再造與重生的能量中相互滲透,構成互文性的集體創作網路——既有兩點之間的交互,又有一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之間的交互,每位藝術家還分別與其他三位藝術家合作。在這片交叉合作的網路中,傳統分別由當代藝術家和民間藝術家所繼承和闡釋。

中國館現場

中國館現場

《不息-移山填海》多媒體皮影表演現場

    《不息-移山填海》多媒體皮影表演是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不息》展覽的核心作品,也是策展人和四位參展藝術家交叉合作的集體創作。

    展廳裏設置了三個皮影表演和錄影投影螢幕,汪天穩與湯南南、鄔建安合作製作的皮影形象在這三個螢幕中上演。預先製作的錄影投影內容將取代普通燈光成為這場皮影表演的光源。來自中國陜西華縣的6位藝人將擔任皮影操作和樂器演奏及演唱。

表演現場

    表演的故事基於三個中國傳説。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和鯤鵬變化。三個螢幕分別對應于這三個傳説。三個螢幕的內容也互相連接。精衛鳥加入愚公移山的場景,促成了最終把山搬走的過程。而移山填海的過程促成了鯤化為鵬,飛往北溟。

融合了現代影像技術的皮影展演形態

來自中國陜西華縣的6位藝人擔任皮影操作和樂器演奏及演唱

賣力演出的老皮影藝人

賣力演出的老皮影藝人

    真人的演出、機械錶演和錄影中的表演互相交疊。錄影中的皮影形象與現場的皮影演出互相交疊,三個螢幕不斷地在展廳中環狀移動,每個位置上的表演內容也在三個故事之間切換。現場兩位蘇繡藝人在繡棚上不斷地繡石頭的圖像,小投影落在繡棚上,太空和海浪的圖像使石頭看起來在不斷地飛行。繡娘刺繡的過程也通過實時攝像進入螢幕畫面,加入整個表演。觀眾將可以散佈在展廳各處,既可以觀看幕布正面的表演,也可以觀看幕布背後操縱皮影的過程或繡娘們的工作。

賣力演出的老皮影藝人

賣力演出的老皮影藝人

賣力演出的老皮影藝人

賣力演出的老皮影藝人

在老藝人手中“移山”的皮影

    整個表演過程約半小時,開幕期間每天安排數場集中的表演。一批來自威尼斯美院的中國留學生和各國學生參加工作坊,形成開幕後的表演團隊。在開幕一週後老藝人們離開威尼斯後,這支志願者表演團隊將持續進行每週一次的表演。在沒有表演者在場的時候,展廳中將有操作皮影的自動機械和錄影一起,形成“低烈度表演”。

旁邊的屏風後由威尼斯美院學生組成的志願者團隊完成表演

賣力演出的志願者們

表演高潮階段,新老兩代團隊在一個屏風後共同演繹“移山填海”

自動機械皮影裝置

機械皮影裝置局部

每天兩場表演,總能吸引來大量的觀眾

完全開放式的展演形態

表演現場

表演現場

表演現場

表演現場

表演現場

表演現場

在展區內巡邏的消防隊員也被”移山填海“吸引了過來

表演結束後老皮影藝人像觀眾致意

汪天穩與皮影戲班合影留念

    在作品《九重天》中,鄔建安想要講的是邏輯的問題,還有權力關係的問題。作品裏總共出現了九種動物,有鳥、人面鳥、人頭鳥、羽人,然後是人、老虎、青蛙、娃娃魚,最後是魚。九種動物之間包含有一種從天到水的空間關係,這種空間關係象徵著世界的層級。水底的魚象徵的是空間的最深級,天上的鳥象徵的是空間的最高級,中間的動物依此類推各自佔據著空間的一個層級。在裏層,你比我大你咬我,反過來在外層我變大的時候就輪到我咬你,有這麼一個關係。

鄔建安,《九重天》,皮影裝置, 手工鏤刻牛皮,LED 燈箱

 

鄔建安,《九重天》,皮影裝置, 手工鏤刻牛皮,LED 燈箱

    《白日夢的樹林》由十七棵黃銅雕鏤的樹狀雕塑組成,據藝術家鄔建安介紹,每棵樹狀雕塑都分為了兩層,每一層都是一個單獨的形象,這些形象都來自藝術家2003——2004年北京“非典”疫情嚴重期間創作的一批剪紙作品,鄔建安稱之為《白日夢》。這些形象就像是那個時期伴鄔建安度過恐慌的夢幻朋友,也是抽象的個體精神體驗對災難性的現實危機的一種回應,於是他們構成了另一種雖不可見卻又“活生生”的真實。

鄔建安《白日夢樹林》系列

鄔建安《白日夢樹林》系列

鄔建安《白日夢樹林》系列

鄔建安《白日夢樹林》系列

    鄔建安作品《大河的誕生》由剪紙拼貼而成,連接拼組成連綿不斷的群山。這些連綿的山形似桂林山水,能夠引發象形的聯想。組成群山形象的是無頭的“刑天”和其他來自《山海經》中的神袛,如句芒、丹朱等等。刑天與這些神袛形象視乎都在群山間瘋狂的呼喊或舞蹈,試圖找回其失落的頭顱。

鄔建安《大河的誕生》剪紙拼貼

鄔建安《大河的誕生》剪紙拼貼

    在作品《五百筆》中,鄔建安涉足到一個新的創作領域當中——紙上水墨。他先用毛筆在宣紙上皴擦勾畫,形成某個特定的人物肖像,然後將每一幅肖像的筆劃都一個個剪下來,再到一張新的白紙上進行重新拼組,形成一個新的、抽象的形象。每一個筆畫都曾經是某個整體形象的組成單元,當它們從原先的位置上脫離出來,就變成了一個個相互獨立的個體,在未來新的組合關係中扮演可能與之前完全不同的角色。

鄔建安《五百筆》

    《崖山 系列》共有9幅,其中一幅是按照傳統繡法繡制的,用的針法大概有七八種;另外8幅則是打破傳統,前所未有地將以平針為主的40多種傳統針法融會貫通,用於每一幅作品中,每一幅的針法結構還都不一樣。對比之下,可以明顯看出不同。姚惠芬希望這種新的刺繡語言可以得到世界觀眾的認可。

姚惠芬與鄔建安《崖山 系列》 蘇繡

姚惠芬與鄔建安《崖山 系列》 蘇繡

採用不同針法呈現的崖山系列蘇繡作品

《崖山 系列》 蘇繡

    蘇繡中的平針針法過往多用於服飾、被面之類的花樣紋飾,近來則漸被“亂針”“虛實針”等取代,不少傳統平針針法更被棄之不用。但在《崖山 系列》中,姚惠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將最為傳統的平針針法用到極致,大膽探索新的“創作語言”。

《崖山 系列》 蘇繡

《崖山 系列》 蘇繡

《崖山 系列》 蘇繡

《崖山 系列》 蘇繡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除“山•海”的空間脈絡,邱志傑還以李嵩的《骷髏幻戲圖》和馬遠的《十二水圖》二幅宋代古畫作為展覽的“引文”,構成“古•今”中國人精神世界的“不息”意象。為什麼選這兩幅圖作為“引子”?邱志傑在談到時表示:這兩張畫非常有意思。因為這次中國館主題是“不息”。《骷髏幻戲圖》是一張民間場景,馬遠的《十二水圖》又特別哲學。《骷髏幻戲圖》畫的是典型的宋朝的貨郎,場景是在驛站,旁邊有個亭子寫著“五里”,因為“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貨郎實際上是一個骷髏,這個骷髏在展示提線木偶,提線木偶又是一個骷髏,非常超現實。骷髏的背後還有一個婦女在哺乳。一邊在哺育新生命,一邊在告訴你生命的幻象,整個場景設計就是一個戲劇腳本,充滿隱喻,是中國民間生死智慧的體現。

上部為姚惠芬創作的蘇繡《十二水圖》下部為湯南南的裝置作品《息壤-頑磚》

馬遠的《十二水圖》

馬遠的《十二水圖》

    湯南南的創作以現代都市鄉愁為核心主題,注重將個人經驗與領悟自然相融合,使作品呈現出超然物外的的氣韻。《鑄浪為山》藝術家化山為海,鑄浪為山,消解山與海之間概念的區別,而看重兩者的存在與變化角力。在策展人邱志傑看來,鑄浪為山是用種族綿延的生殖力兌換為移山填海的意志力。在忘我之時,體會到一種飄然物外的心態,這就是道。

湯南南《鑄浪為山》彩色單頻錄影

     在湯南南水墨系列作品《遺忘之海》中,藝術家探尋童年景象,描繪記憶中祖母和老海人講述的傳奇故事,以及心中的怪獸、蜃景。在展覽期間,中國館還會舉辦《尋海記》兒童工作坊,邀請年齡在5歲-12歲的小朋友免費參加本次工作坊,起因源自策展人在一次活動中,讓幾個小朋友幫他畫海,每個孩子都不假思索,提筆就畫,畫出來的幾乎是千篇一律的畫面。所以策展人想讓一些孩子從被灌輸的,簡單的大海形象裏解脫出來,鼓勵孩子大膽和獨立的想像。從孩子們海闊天空的想像裏,從天趣自然的意識裏學習大海的新意象。

湯南南《遺忘之海》紙本水墨

湯南南《遺忘之海》紙本水墨

湯南南《尋海記》錄影及畫稿+互動環節

湯南南《尋海記》錄影及畫稿+互動環節

    與往屆中國館不同的是,本屆中國館展廳特別設置了文獻區,展示了四位藝術家各自的師承,進一步把“不息”由意象和氣場,落實為文獻的證據。鄔建安的老師是呂勝中先生,呂勝中先生的老師是楊先讓先生和馮真先生,楊先讓的老師是徐悲鴻,馮真的老師是蘇聯畫家莫伊謝延科……汪天穩的恩師是李佔文,李佔文的恩師是李三喜,李三喜的師傅……湯南南的大學老師是徐裏……徐裏的老師是林以友、謝意佳;林以友的老師是倪貽德和胡善余先生,謝意佳的老師是黃賓虹、林風眠等……姚惠芬的恩師是牟志紅,牟志紅的老師是金靜芬,金靜芬的老師是沈壽……姚惠芬的另一位恩師是任嘒嫻,任嘒嫻的老師是楊守玉,楊守玉的老師是呂鳳子,呂鳳子的老師是李瑞清……每一位中國藝術家,有著各自的師承,也都同時是一個教師。在這樣一種雅俗新老之間重重疊疊的唱和以及代代相傳、無窮盡的接力中,聚集起的是不息的能量場。而這種藝術闡釋模型,將完全不同於那種強調個人創造的藝術生産模式,這就是中國藝術和中華文明幾千年生生不息的秘密。

師承圖

師承圖局部

湯南南與汪天穩《逍遙遊》手工鏤刻牛皮

湯南南與汪天穩《逍遙遊》手工鏤刻牛皮

邱志傑為“不息”而創作的地圖

    在長達半年的展期中,中國館不僅可讓觀者在繪畫、影像、裝置、雕塑、行為、攝影與蘇繡、皮影等多元展演形態中游走古今;並且通過多媒體皮影劇表演、皮影工作坊以及《全球沙灘考古計劃》之《威尼斯》和《尋海記》等公眾創作活動,不斷充實和更新觀者的多維體驗;而這場持續180 天的“不息”的戲劇,亦讓“中國元素”在亞得裏亞海的波濤中熠熠生輝,奔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