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捐贈背後的故事

時間:2016-06-29 11:35:54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捐贈者是紐西蘭女士Nyarene Massn,中文名李明。李明在1947年,當時只有二十歲,結婚沒有多久,為了追隨丈夫,一個人從紐西蘭來到中國。她的丈夫他Jeorge Masson早于1947到達甘肅山丹縣,在對中國懷有深厚友情的國際友人路易·艾黎(Louis Eli)創辦的〈培黎學校〉任機㭜課老師。李明隻身到了中國,克服困難一路輾轉西進尋找丈夫。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甘肅,她到培校時主動找艾黎校長要求安排工作,艾黎校長説你到處看看吧,看看可以做什麼就幹吧,她發現製革班有碎皮子,就決定辦個縫紉班教學生用碎皮做皮衣。效果很好。有個學生多年後見到她,感謝她當年教會了他制皮衣技術,給全家一個生計。在山丹培校工作四年後她和丈夫回到紐西蘭。她帶了一件繡了字的衣服走在奧克蘭的街上。有個中國人看到大吃一驚。那六個字是”新中國,毛主席”當時紐西蘭政府和中國沒有建交,她説:沒有關係,你知道,我知道,別人不認識。她收藏的版畫是在離開培校後返回紐西蘭之前經過西安時買的,她是全國解放後大約一九五零回紐西蘭,路過西安時在一個據她本人回憶是一個類似于帶銷售的不大的木版畫作坊裏購得的古元和彥涵的版畫作品,三幅為一組豎軸裝裱,古元的一組,彥涵的兩組。目前我們所藏是當時的原裱,背後的標簽也是購時原有的。經過我館退休旅居紐西蘭的藝術家盧波、鄧邦鎮的牽線搭橋,李明于2011年將這些珍貴的藏品捐贈給我館。李明還打算將同時期收藏的一些國畫捐贈,但不幸的是這位追隨路易·艾黎的事業對中國懷有深情做出貢獻的堅強老人于2013年遭遇意外去世,其有關中國的收藏和故事也隨之流失了。

郭黎蒞根據盧波和Nyarene Massn口述記錄整理。

減租會 14cm×20cm 1943年 黑白木刻 河南省美術館藏

離婚訴(二)9.5cm×11.5cm 1943年 黑白木刻 河南省美術館藏

焚燬舊地契 28.5cm×19cm 1947年 黑白木刻 河南省美術館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