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咏梅:雙城中的文化重疊

時間: 2015-12-16 | 片長: 00:02:05 | 來源: 藝術中國

首頁> 展覽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外聯局、文化部藝術司和廣東省文化廳為業務指導,廣東美術館為主辦單位的“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經過兩年的緊張籌備于2015年12月11日在廣東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以“亞洲時間”為主題,以“一帶一路”為指導理念。通過策展團隊的提名推薦和嚴格篩選,來自20個國家的47名/組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參展,展出作品涵蓋裝置、影像、繪畫、攝影等多個藝術領域。本次雙年展是中國本土面向世界,首次以“亞洲”命名的藝術雙年展,也將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的雙年展之一。

本次展覽的策展團隊以廣東美術館原館長,廣東省美術館協會會長羅一平為總策展人,中國美術館研究與策劃部主任張晴、荷蘭烏特勒支視覺藝術與設計研究生院院長漢克•斯拉格為主策展人,還包含成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當代藝術中心創始總監烏特•梅塔•鮑爾、南韓首爾美術館館長金弘姬以及英國考陶爾藝術學院教授莎拉•威爾遜。

此次“亞雙展”在策展過程中,策展人和藝術家對絲綢之路沿線的各種貿易歷史、殖民與後殖民事件、古代和現代的移民和僑民線路等都進行了積極探索,期望通過研究貫穿多個世紀的跨文化交流和各種平臺之間的互動,勾勒亞洲城市化進程的整體輪廓,並以此對“亞洲時間”的再思考提供切入點。展覽側重於從他者到主體,以“身份追問”完結亞洲幻想時代。本次參展的藝術家積極地把個人體驗與亞洲身份問題相結合,並分解為女性覺醒、人與城市的關係、信仰危機等多個分支進行討論。並在“媒介化社會”以世界性反思亞洲性。因此,本次“亞雙展”並不單純為了用“亞洲時間”來替代“世界時間”,而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更為客觀而合適的角度對當下進行檢討和反思。

作為“亞洲時間--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系列活動之一的學術論壇在2015年12月12日在廣東美術館舉行,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亞洲視野中的普遍性問題”、“文化相對主義與亞洲”、“亞洲時間:並行時間”、“時間和它的載體:聚焦亞洲”四個專題進行討論。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16年4月10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