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穎思,博物館館長、策展人,出版過多本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書籍,任職(華 盛頓)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園館長。
招穎思:你的音樂和你的藝術創作一樣知名。是什麼激勵你專注于視覺藝術的創作?
艾敬:我希望人們忘記我做音樂的過往,忘記我曾經是歌手、詞曲創作者或者音 樂製作 人的身份。在中國,音樂家不是很受到尊重,他們會認為我們是娛樂圈的, 常常以“藝 人”稱呼我們,當然這不是我從音樂轉向視覺藝術創作的原因。我曾 經説過“在你忘記我 之前,我已經忘記我自己”,我試圖忘記過去,重新出發。 然而,音樂的過往是我今天 的養分,我學會了創作,用歌詞和旋律以及演唱去表 達情感。創作是一種能力,一旦學 會了,用在音樂方面與視覺藝術創作上是一樣的。 我意識到,這一世,我的人生課題是 “敬和愛”,在“敬”裏面學會溝通和理解, 在“愛”裏面學會流淚和奉獻,我的名字就是這 個意思:愛和敬。我的人生已經 走過大半,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做音樂的時 候,是一種在路上的漂泊 生活,做視覺藝術是一個手工業者,好像更接近於土地,需要 長時間在工作室裏幹 體力活兒,很臟也很累。然而,我沉醉於創作的自由,我相信音樂 和視覺藝術都是 人類最美好的精神層面的䏰㧂쬦葥朦좨麥쯥蛤휬這是一份完成想像力 的工作。
招:你生命中的哪些元素(要素)對您的藝術創作影響最大?
艾:我勇敢,認真,堅持,追求完美。去年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做個展期間,一位 學者在 看過展覽後問我,你的作品放在美術館裏一個層高7.5 米的空間裏做展覽, 你不曾害怕 你的作品會被吞噬或者淹沒掉嗎?我愣住了,一時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我還真的沒有害 怕過......“我只是沿著我的線走到我的點”。我的意思是,我知 道自己要做一件事情的時 候,我會考慮如何去完成那個目標圓點,然後我就順著 自己的思路的線條一往直前。我 會根據空間條件去準備我的作品,去盡力展現作 品能做到的張力。當然,我還有一個優 勢—我的音樂思維與視覺思維的結合。 我很會把握一個展覽的節奏,展覽期間的每個周 末會做一個有主題的公共活動, 比如在䏰ऻ樣姽樀婛奡쥓᥉⥁ꤸ쥓ᦜ饅㨁䧚䦴력ꨣ¦엨ﵨ팬音樂演奏 或者舞蹈表演,去激活一個固有的展出方式,把現場感帶進來, 這是來自音樂表 演時舞臺上的經驗,讓大家在藝術展覽中體驗到現場感。我也認為這是 一個獨特 的收藏方式,那種記憶會在你的意識裏存留很久,我很在意這點。
招:您的畫作中出現的文字和您早期的音樂有沒有聯繫?
艾:我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Richard Prince,我們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也不生 長在一個 國家,可是我聽的音樂是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的,包含了近四十年期 間的歐美最重要 的搖滾音樂和民謠音樂,差不多見證了在唱片業的鼎盛與衰落。 我想説的就是,Richard Prince 在我眼裏就是一個“老炮兒”,他的作品裏的幽 默感我全部能夠領會,因此很多歐 美的當代藝術我都能夠很容易地理解。從中國 的文化裏看,文人字畫一直也是一種風尚, 我覺得Richard Prince 是西方的文 人繪畫,我也是慣於用文字表達。我早期的繪畫作品 裏很多都有“LOVE”的符號, 有一種書寫感的畫面,就像在寫歌一樣在表達情緒,構圖 和造型感都還談不上, 趨於平面表達。
招:你在紐約生活了很多年,那裏是個成熟的藝術空間,紐約教會了您什麼?
艾:我喜歡紐約,就如同我喜歡北京,這種感覺就如同海洋與陸地的分別。紐約 的空氣 中到處都漂浮著創作的靈感,我只需要踮起腳尖呼吸一下就行了。紐約給 了我一個看到 世界的機會,這裡展出的各種藝術來自全世界不同的種族和不同的 文化,藝術家們竭盡 全力在散發出光芒,就像空中閃耀的星星一般,無論多燦爛 也要因為白晝的到來歸於平 凡和平淡,然後你不自覺地又會期待下一次夜的來臨。 紐約這個成熟的藝術氛圍下,那 些吸收的靈感可以很好地總結,然後建立起表達 自己的語言的信念和目標。在紐約,那 些偉大的名字和作品沒有嚇到我,反而激 勵了我,這是最不可思議的。
招:色彩在您的作品中有多重要?對您來説,那有象徵意義嗎?
艾:在以往中國的當代藝術作品中,我們很少看到色彩,我們看到很多冷靜壓抑 的灰色, 那些與我們經歷過的政治環境有關,我的老師張曉剛的作品就是這樣。 新中國成立後, 我們的色彩張揚過,那個時期裏充滿革命激情的流行文化實際上 是在為政治服務,融入 了對信仰的忠誠和情感,但不一定是屬於藝術家本人的色 彩個性。原本我最喜歡的色彩 只有黑和白,我的審美情趣應該就是極簡主義,我 喜歡冷靜而有序。我在2009 年從紐 約搬回到國內後,我想挑戰這一點,想多畫 一些色彩作品。在對於色彩的追逐過程中, 我發現了,色彩既是對於光的追求, 與其説表現色彩,更不如説追逐光芒,因為一切色 彩的疊加和生成都是為了表現 光暈。
招:跟我們聊聊您為這次展覽創作的新作品吧。你是否認為它背離了你之前的作品?
艾:這次在昂布羅修美術館展出的作品是針對美術館內的藝術藏品進行了三個對話。對 話一:我的繪畫作品《walking in the sun》與16 世紀的藝術家揚·布魯蓋爾/Jan Brueghel 的 《花瓶裏的花和珠寶、錢幣和貝殼》産生對話。對話二:聲音裝置作品《To Da Vinci》 將與達·芬奇的繪畫名作《音樂家》進行對話。我根據達·芬奇的畫作《音樂家》畫面中並 不清晰的樂譜為靈感而延續創作的一段旋律,裝置作品的外形是一個由很多個轉動的齒 輪組成的機械裝置,隨著轉動的齒輪而發出一段音樂旋律。對話三:是一件以科技為元 素採用了3D 列印技術的雕塑作品,用金屬粉末為材料列印出一個手部祈禱的姿勢, 採 用我的手部
掃䏰⨵䦖鬠與該館館藏雕塑藝術家米科蒂的《Pray》形成對話。這是一個巡展,從2012 年 我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作展覽開始,我就立下一個願望,在世界範圍的美術館做展覽。雖 然是巡展,但是我會根據美術館的不同,城市和國家的不同去創作作品,首先去解讀這 個國家和城市的文化內涵、人文環境的特點。為了準備在米蘭昂布羅修的美術館做展覽, 我兩次到米蘭拜訪了這個美術館,去了解館藏作品。我還回到紐約,到大都會博物館仔 細瀏覽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觀察義大利藝術作品的語言符號和特點。我還參加了一個 到義大利幾個城市參觀的建築考察團,在為期十天的時間裏看了四十余座文藝復興時期 的建築,當然包括了一些教堂以及裏面的繪畫和雕塑。在做了這些考察之後,我回到北 京準備了這個展覽“對話”。未來的思路也會是這樣,我有一個持續的創作,不同的作品 系列在交叉進行且不斷在變化中,也會根據巡展的地點去創作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