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展覽

海派活力,城市車間——上海雙年展城市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11-21 15:15:5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上海雙年展自誕生以來,不僅在學術層面上向世界展示當代藝術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在當代藝術與大眾間構建起了一座溝通交流的平臺。十八年來,上海雙年展與上海這座城市持續發生著積極互動的關係,它本身就是為了展示上海的藝術眼界、前瞻性與多元性而設立。在2012年,第九屆上海雙年展就通過“城市館”、“中山公園計劃”、“圓明學院”等單元,將雙年展置身於城市空間之中。

本屆雙年展延續了“城市館”的概念,以“城市車間”作為城市館的總主題,整體性地將上雙置身於多處城市公共空間之中,在回應中國城市化進程現實的同時,也更積極地建構與城市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繫,實現個體、藝術家、品牌、作品、空間之間的相互粘性。“城市車間”的英文翻譯意譯為:URBAN=WORK&SHOP,即將“車間”英文workshop拆解開,形成“城市=生産/消費”之意。

本屆上海雙年展選取了上海在文化與商業上都具有代表性的“淮海路”及其延伸地帶的著名公共空間作為城市館分展場,以藝術的方式激活上海最具活力的藝術長廊,通過有層次的節點,有序引爆藝術與空間、品牌、傳播、觀眾之間的互動。本屆上海雙年展城市館由朱曄擔任策展人,定於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間陸續啟動的分展場包括:上海新天地、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和上海靜安嘉裏中心,在城市館“城市車間”的總主題下,上述分展場的展覽主題分別為:景觀城市、生産之境、人機未來和城市客廳。

1、在地性:此時此地萌芽的海派經驗

近代以來,綿延6公里的淮海路(舊稱“霞飛路”)猶如上海的文化臍帶,源源不斷地為這座遠東第一大都市供給著活力充沛的文化養分。

從上海開埠至1949年,這條榮膺“遠東的香榭麗舍大道”的馬路堪稱上海的文化中心:海派建築石庫門以及獨具法式風情的花園洋房與高級公寓在此雲集;眾多精英與名流的故居在此守望文化;中共一大會址也在此孕育出了中國共産黨。

改革開放以後,淮海路重現往日的商業輝煌,形成了著名的高品位消費的國際化商圈,彰顯著全國範圍內最獨樹一幟的城市品格——時尚摩登、浪漫情懷、年輕活力、精緻高雅。

第10屆上海雙年展城市館“城市車間”的各個場館都座落在淮海路沿線以及其延伸地帶,濃縮著上海百年城市化進程的歷史精華;通過在時尚地標展示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顯露上海最具風尚精神的當代風貌與最為朝氣蓬勃的藝術生態。

2、 再書寫:當代藝術重塑城市空間

城市空間既會自發性生成,也會協調性構成。文化與藝術重塑著城市空間的經濟屬性,再書寫著一個城市在它所屬國家與世界中的角色。儘管文化與藝術在當下社會的地位略遜於經濟建設,但是它潛移默化的協調性構成作用不容忽視。可以説,文化與藝術是日常生活的矯正器,它積極地介入到城市與社會之中,為固有的空間賦予嶄新的語義。這正是“城市車間”介入社會,完成對於第10屆上海雙年展總主題“社會工廠”的深度踐行。

3、空間格局:彰顯現代城市的三大空間特性

(1)消費空間: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靜安嘉裏中心

消費社會是現代城市的主要特徵。——波德里亞

消費文化構築起當代都市裏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石。商場既是進行商品交換的場域,也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的公共空間。在人流量最為密集的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和靜安嘉裏中心,當代藝術將會最大限度地完成社會使命——用豐富的感官體驗與感性經驗調節著單一向度的消費體驗與經濟理性。 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以“生産之鏡”作為展覽主題,該主題引用自於波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的著作《生産之鏡》(The Mirror of Production)。通過當代藝術作品的組織,探討“組織化”的生産方式與“自發”生成生産方式之間的關係,即它們的對比、矛盾、衝突與共同融合。靜安嘉裏中心則以“城市客廳”作為展覽主題,由藝術家們在城市公共空間中,以集裝箱為載體,建構一個藝術化的“家”,討論公共空間與私人生活之間的相互關係與轉化。

(2)文化空間: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藝術已不再是貴族殿堂或博物館裏的“獨一無二”、供人膜拜的神聖對象。——本雅明

美術館與博物館是發達資本主義時期的歷史産物。它首先是富裕階層用以炫示財力與權力的展示場所,其後才逐漸面向普通公眾,成為衡量現代城市文明指數時必不可少的重要參數,同時也承擔起了文化教育與普及的社會性功能。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和震旦博物館以其公教項目和優質展覽贏得良好的業界口碑。

(3)休閒空間:上海新天地

休閒文化是城市文化容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劉易斯•芒福德

  閒暇是孕育文化的母體。對於高強度勞作的都市人,休閒與娛樂的調節作用不容忽視,同時它也催生著城市文化,塑形著城市性格。新天地相容有序地完成了上海城市風貌的華麗轉身——從石庫門(歷史性)轉型為休閒區(時尚性),貫通著室內空間(商場、飯店、咖啡館)與戶外空間(綠地、人工湖)。 上海新天地以“景觀城市”為主題,旨在探討在當代城市環境中,通過生産、消費、生活、行為等方式對城市景觀引發的改變,以及這種改變所帶來的人與城市乃至環境之間的新的可能性。據悉,該分展場將作為本屆上雙城市館的首個分展場開幕,屆時將有公共藝術、影像、裝置、身體藝術等多件國內外優秀作品與觀眾見面。

4、時間線索:多點開花與持續爆破

藝術展覽的生命力並不僅僅局限于開幕日當天,開幕奏鳴著盛宴的序曲,唯有具備持續發生、不斷進行的事件性,才能夠賦予藝術展覽以旺盛的生命力。

上海新天地、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靜安嘉裏中心將陸續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間陸續開幕,鬆散有致地座落在淮海路沿線及其延伸地帶,猶如同一根枝椏上的不同花苞,它們漸次綻放與謝幕,使得第10屆上海雙年展城市館“城市車間”始終處於“進行時”。而在整個展期中,隨著陸續的籌備到位,城市館還將持續爆破這場流動的盛宴,設置了多個點燃話題性和事件性的爆點,將會長時間、高密度地引爆上海雙年展在公眾中的傳播,也將給大家帶來一屆難忘的城市與藝術之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