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新技術讓當代精品陶瓷不再是神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05 10:13:07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在今年的中國嘉德(微網志)春拍上,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鐘蓮生、李菊生、李小聰、白磊的作品最高拍賣紀錄相繼誕生,這也標誌著當代瓷的行情仍在逆勢上揚。“我從1997年開始關注當代瓷市場,最初只有理論但缺乏實戰,在多次前往景德鎮拜訪名師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了各位名家的特點和傳承,當時花了5000元買了個瓶子,又花了7000元買了塊瓷板。就這樣拼湊了四件作品後,回廣州後不久便以三、四倍的價格成功出手。”

“現在有不少人還拿‘柴燒’説事,認為保留傳統燒制方法的瓷器方為精品,我覺得這有些因循守舊,而且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收藏景德鎮陶瓷三十多年的老行家羅海岳認為,隨著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當代瓷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創作者已經可以從微觀的分子、原子等角度著手研究如何發揮物質的特性。“大量應用成熟的新技術能讓精品的産生逐漸從偶然走向必然,燒出最理想的物件,達到最理想的狀態,而傳統的方法採用煤油和柴火燒,既污染,成功率又低,燒廢了的瓷胎發揮不了效用,不可能成為今後的主流”。

另有市場人士表示,花不到1萬元就有可能入手部分中青年藝術家不錯的作品。而陶藝家重點是建立自己的收藏群體,因此也不要脫離市場的承受能力一味自抬身價。“目前收藏景德鎮現代陶藝的群體多集中在南昌,估計3~5年後將逐漸釋放到市場中,將把現代陶瓷的整體價格再抬高一個臺階,因此目前正是收藏中青年精品的時機。”羅海岳建議在收藏某位中青年陶藝家作品之前,至少要對其觀察一至兩年才會真的買入其作品。而對作者的判斷標準一是有否堅持寫生和體驗生活,二是是否有所創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