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興與觀眾朋友見面,這次展覽在英國舉辦,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與此同時,我們在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美術館也同時舉辦了一個中國古代(700-1900)繪畫精品展,這兩個展相得益彰,為英國乃至歐洲的觀眾展現了中國繪畫藝術從産生、成熟、高峰一直到現代的發揚廣大,構成了一道非常亮麗的藝術風景線。我相信這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不僅是對當地的英國觀眾,同時對在歐洲旅行和生活的中國人,也是了解中國繪畫的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所次這一次我們非常高興北京玉橄欖公司能夠組織水墨中國這樣一次畫展,他們的做法也是幫助中國當代的藝術家走向世界舞臺。
中國的繪畫源遠流長,中國畫界與世界的交往也是源遠流長,進入現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繪畫與外界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層次也越來越豐富,走出國門的藝術家也越來越多,在倫敦會不斷的看到個展、聯展、大展,使當地的觀眾能夠很好的了解中國。但要讓英國觀眾熟知中國繪畫,我們依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有幾個方向我們要密切關注:首先我們要處理好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係,畢竟中國繪畫是獨立於西方繪畫理論與傳統之外的一個畫種,我們自己本身的創作技法,自己的媒介、理論和審美取向,都是與西洋繪畫完全不同的,西方觀眾了解這些東西需要有一個過程。倫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介紹中國繪畫的平臺,因為倫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世界性的藝術舞臺,我們在這裡不僅能看到一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館收藏中國的藝術品,像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與阿伯特博物館,還有其他的一些學院,像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館,康橋的費思威廉博物館,都收藏了大量的中國繪畫,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倫敦是世界現當代藝術流通的中心,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索富比、克裏斯蒂等拍賣行都在這個地方,中國現當代繪畫在這裡的流通也是非常多的,所以説我們希望國內的畫界、學術界和文化機構充分認識到英國倫敦在傳播中國繪畫藝術、介紹中國繪畫理論的重要樞紐地位,利用好這個樞紐,來介紹我們的繪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這樣一個獨特的作用,同時我剛才講到,也是需要了解到個體與集體的一個關係,我們不僅歡迎畫家到這裡辦個展,更重要的是,辦一些集展,這樣的話能夠幫助英國的觀眾首先建立一個參照係,了解中國繪畫發展的歷史和源流,這樣能夠幫助他們不僅知道現在是什麼,要知道為什麼到了現在這樣一種狀況,不僅是看到它的外形、看它的技法,更重要是了解它的人文精神有莫大的作用。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畫家和機構組織更多的展覽到英國來。我們期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好的積累,但是從量變到質變仍然有一段路要走,所以希望國內的畫家和相關人士能夠關注這個地方,利用好倫敦這個地方。
英國對中國的了解在整個西方來説還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蘊的,在晚清的時候通過大量的文化貿易中國的很多工藝品、傢具和字畫都流通到英國這個市場,同時由於長期流通的原因,很多的藝術品都集散到這個地方,從某種程度上講,英國對中國的了解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特別是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的藝術家把英國看作一個非常重要的陣地,很多藝術家來到這個地方,也建立了很好的基礎,我們國家也在這個地方加大了投入,比如2008年我們做了《今日中國》,也介紹了中國當代的藝術,其實我們中英文化交流已經跨過了以政府主辦的這樣一個階段,進入了一個千帆競發的一個階段,所以説很多文化結構和藝術家個人都紛紛來到這裡,所以政府更多的是起一個引導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文化機構與當地的文化機構發展合作,建立長期的業務聯繫,尤其是學術機構之間要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深入研究中國繪畫的理論和審美,幫助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繪畫。同時,藝術家個人他們有創作的衝動,也有交流的衝動,所以他們也應該更好的利用各種機會,更好的在倫敦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最後一點,我們是希望,隨著我們國內文化産業的興盛和發展,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再這個過程中,我們資本的力量也能在合適的時候在倫敦這個地方,幫助我們的畫家進入主流的畫廊、拍賣行,這樣的話我們的現當代創作也能在英國,乃至在歐洲和世界的收藏者中間不斷的收集、流傳,能夠讓我們的作品影像更廣、流傳得更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