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國內首家專門陳列中國油畫美術館北京開張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23 09:55:27 | 文章來源: 人民網

“不要用聚光燈,還是換成散光燈好。”

“再拿些灰的畫來,太鮮艷反倒顯不出效果,看看燈光下的還原度。”

昨天,腳手架還沒撤離展廳,行將年滿八旬的靳尚誼不時説出自己的意見。再過幾天,新落成的大都美術館就要在國子監街開張迎客了,身為這家民營美術館的“掌門人”,他希望開館首展就能給人們帶去些不一樣的東西。“國內儘管有很多美術館,但不夠正規。我有興趣,也自願把這個館在中國辦得稍微認真一點兒。”如今,靳尚誼社會職務可不少,全國政協常委、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協名譽主席,可他還就認準了這個職銜最小的“官兒”,他説,自己帶的博士生也快畢業了,今後大部分精力都會放在這家館裏,“我覺得到了開始關注文化建設的時候了”。

“世界一流”美術館建了四年

能在國子監街立起一座美術館,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總建築面積一萬一千多平方米的這座美術館,與國子監和孔廟僅相隔一條寬約三四米的馬路。儘管還未開張,大門外長達十數米的水幕墻早已在歡快地流淌。主館深灰色的外墻面,頂著暗紅色屋檐,簡約不失古樸,與周邊文化景區很是搭調。

“以前,一些國外美術館或是博物館看你的場地不行,沒有恒溫、恒濕,根本不願意過來。這個館從設計之初就是世界一流的。”靳尚誼説,國內很多館浪費得厲害,既不好看,也不管用,而他們請來的設計師安藤忠雄曾在全球範圍內設計過不少美術館傑作。在這座被靳尚誼稱作“藝術品”的美術館的走廊兩側,都將佈置上精美油畫,特意設置的露天咖啡臺還可以供參觀者遠眺古都的天際線。據館內負責工程進度的季華透露,設計師特別較真兒,堅持認為,每年4月至10月的氣溫才適宜施工,如此進度也讓美術館一建就是4年。

據靳尚誼介紹,美術館聘請了詹建俊、全山石、邵大箴、水天中等十多位油畫界頂級專家組成藝術委員會,為美術館“保駕護航”。據了解,美術館常年對外開放,但會收取門票,具體價格還待有關部門審批。

定位固定陳列中國油畫

大都美術館的標識設計,採用故宮的“中國紅”和長城的“城墻灰”兩個色塊結合而成,這兩種顏色非常具有東方文化的代表性。不過,它卻是國內首個專門陳列油畫這一“舶來品”的美術館,而且,以固定陳列為主,每三個月更換一批館藏品。“不像國外以藝術品的徵集、收藏和長期陳列為日常內容,國內絕大多數美術館是以辦展覽為主體,説白了,就是依靠場租維持運轉。”在靳尚誼看來,國內甚至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美術館,“雖然新館的規模不大,但是,會開始稍微正規化一點兒。”

而“正規化”的第一步就是要正本清源。“不少人提出,油畫在中國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但我認為,油畫真正走進中國是有一批國人留學西方求藝,距今也就一百多年。”靳尚誼説,大都美術館想走出一條新路子,就是從藝術語言變化的角度,去尋找那些在各個時期起關鍵作用的中國油畫作品。“油畫發展這些年很熱鬧,各種流派都有,以前總關注‘畫什麼’,而對‘怎麼畫’,也就是語言不重視。而它才是藝術的根基。”

一方面整理自家語言,另一方面也引進他人技法。靳尚誼透露,現在已經有若干外國美術館與他們簽訂了協議,將拿出他們的館藏品過來展出。不過,由於一些展覽早已提前排定,這批藏品最早明年下半年才能進館。“油畫這些年,各種思潮都有,但也帶來一些困惑,我們就是要摸清它的脈絡,只有這樣,才知道還有哪些是我們根本沒有觸及到的。”

十多年前就已著手館藏

與國內不少美術館先建場館,再四處借入藏品的“通行”做法不同,大都美術館的藏品收集之路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起步了。目前,館內藏品已接近千件,作品涵蓋了中國油畫藝術史一百多年裏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其中,不乏黃達生、汪亞塵、秦宣夫、顏文樑、衛天霖等老一輩油畫家的作品,也有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家靳尚誼、詹建俊、聞立鵬、全山石、朱乃正等重要藝術家的代表作,同時還收藏了反映當代風尚的劉小東、喻紅、閆平等中青年一代的作品。

當被問及那些藏品是如何收集而來時,靳尚誼的回答很乾脆,“買的嘛。”他透露説,早在十幾年前,他們就開始有意識地收藏、保護那些在他們看來的優秀作品了。“重要的展覽會、拍賣行、私人藏家,都是‘尋寶’的場所,不過,選擇與市場行情沒有關聯。其實,每個流派都有好作品,各有各的價值。”他説,收藏將會是一個持續的工程,“等到哪一天藏品庫不夠用了,我們就再蓋樓。”

不過,他也承認,如今成立美術館的難度很大,“與二十年前不一樣,現在很多好的作品都已經為博物館、私人藏家所擁有。還好,有人願意低價給中國美術館,也有很多畫家看到大都美術館的條件很好,願意把作品較便宜賣過來。”自言“這麼大年紀,沒什麼展望”的靳尚誼,希望把美術館做出影響力,讓藝術家以把作品存放進這裡為榮光。(本報記者 陳濤)

相關新聞

開館展首次“回望”油畫語言變遷

定於10月19日舉行的開館展《國風——中國油畫語言研究展》,以呈現繪畫語言風格的發展脈絡為主線,將從一個全新視角闡述中國油畫百年演進、變遷的歷程,這在國內油畫界還是頭一遭。

本次展覽選擇了百年油畫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代表作展出,參展藝術家既有李鐵夫、徐悲鴻、劉海粟、吳作人、董希文、羅工柳、吳冠中等畫壇前輩,也有靳尚誼、詹建俊、全山石、鐘涵、聞立鵬、張祖英等老一代畫家,還有尚揚、許江、楊飛雲、羅中立、劉小東等中堅群體。

“撇開社會學的考量,此次我們從油畫語言角度來審視中國油畫在這一百年究竟達到了何種高度。不少人喜歡拿藝術風格、個性説事兒,其實這方面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分,倒是水準有好壞。”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大都美術館副館長張祖英説,“莫言曾講過,‘我一輩子都在尋找我自己的句子,來表達對生活的感受。’那麼,作為藝術家或是美術館,也要尋找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時代的看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