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 清華美院藝術史論係30週年 > 係友回憶錄

焦振濤:藝術史對設計的影響與支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27 10:59:3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焦振濤

【簡介】焦振濤,1997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2004年碩士畢業于清華美院。平面設計師,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師。

 

問:作為一個設計師,您當初報考藝術史論係的考慮是什麼?

答:我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繪畫,老師在教我們畫畫的時候經常提到藝術的品味及藝術的高度問題,還有一些思想性的問題,讓我覺得追求表面是不對的,學藝先做人,所以我認為藝術一直是需要表裏合一的,在外表的視覺形象中一定要有內在的表達,所以我覺得藝術史論正和藝術內在的表達有關係。我當初報考的時候還是少年,還不能建立起基於歷史的思考方法,只是初步覺得在創作中,需要理論作為支撐,理論非常重要。這使我後來的設計更加富有內涵。過了這麼多年,我再回頭看這個階段,還是覺得報考藝術史論係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它讓我更加完整,讓我的創作更有內涵,更接近藝術。

問:您在藝術史論係有什麼難忘的回憶呢?

答: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剛進入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和其他係的同學一起上公共課。有一次我們在外集合,張夫也老師恰巧經過我們。課下張老師對我説,他剛才路過時看到我了,我們的學生在隊伍裏他一眼就能認出來。也許青年人都需要被關注,所以我至今想起張老師的話都使我更有自信。張夫也老師非常親切,他對我們的關心是我最能體會到的。因為所有大學生都會經歷痛苦和青澀,很多大學生需要心理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指導。對於我來説,張老師對於我們心靈和精神上的安慰是最大的,遇到問題後張老師會以非常坦誠的態度和我們交流,沒有任何掩飾,非常真誠地告訴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讓我們輕鬆地面對,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一種能量,也是一種人格魅力。在這一點上張老師和我們絕對沒有代溝和障礙。

我在史論係學習的時候與他係的交流也比較多。因為我的同學比較多,當時我們工美附中班幾乎整個班都考上了中央工藝美院,各自進入不同的專業,有服裝、陶瓷、染織、視傳、環藝、裝繪等等,我是唯一一個學理論專業的。我的同學們很理解我,我們在大學四年一直有較為密切的聯繫,並且也認識了更多的朋友。我們那級的史論同學都很外向,同班之間和其他專業同學基本都在一起。只是畢業後同學們都各奔東西了,但是也可以打聽出來他們的消息。我和其中一些同學聯繫比較多,他們很多還在美術界,有很多工作上的聯繫。

南猶他大學講座-焦振濤

還有,在史論係就讀時的實地考察讓我記憶猶新。我覺得作為史論係的學生還是多出去考察,收穫會很多。因為實地考察會使你在書本上所學習的內容鮮活起來,讓你深刻理解歷史與現在的密切聯繫,認識到我們活在歷史中。我後來研究生學的雖然是視覺傳達,但是本科所接觸的內容已經形成我認識事物的基礎。我研究的課題就是如何在傳統的圖形、圖案、紋樣中尋找到一種新的視覺語言,能夠讓中國的設計更具有民族性、當代性,得到國外的尊重。研究傳統圖形、紋樣對當代設計的影響以及這些傳統造型的當代轉變具有極大挑戰性。因為古代有很多紋樣、造型、構成方式,它們各自有其誕生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根源,在理解基礎上才能嘗試一些新的造型。不過我還是沒有做好,雖然拿了一些獎,但是影響還不夠大。

問:您後來為什麼選擇去人大任教呢?

答:這個算是巧合。人的類型不同,有的人在大一就能知道自己以後做什麼,很理性。而我這個人相對感性,屬於比較容易陷入思考的一個人,朋友都説我很虛無,很不切實際。其實他們説的很對。我一直比較安靜,也不懂交際,也沒有精細地計劃自己的前程。我現在還是如此,確實吃了很多虧。當時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我去諮詢我的導師孫德珊先生,他是一位老前輩,是雷圭元先生的研究生。他十分善良,他認為我這種性格最好是去當老師,我很感謝我的導師對我的建議和幫助。

問:史論係要舉行三十週年的係慶了,您對史論係有什麼想要説的話嗎?

答:我個人如果要做個總結的話,就是要感謝史論係,在我最青春的時候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鼓勵和食糧。這麼多年一直孤獨地走在專業研究的路上,現在我很想回家。史論係讓我有回家的感覺,希望有機會再次回家,回到這個溫暖的大集體中,讓我們辛勤的果實最後可以落回到我們的根上。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離開我們最初的東西,包括我今年去美國做視覺設計,其實也都在這個根上。到現在四十多歲了,其實我很想回到我的根源上,回到家裏面。很多過往都像路過,都沒有一种家的感覺。三十週年係慶給我們再次回家的機會,預祝我們史論係三十週年係慶圓滿成功,這是我的心聲。

(採訪:趙紅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