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當代藝術將在經典藝術的關照中前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5 10:20:13 | 文章來源: 搜狐文化

  2010年9月16日晚,"經典北京"藝術博覽會VIP預展在農展館舉行。這是“藝術北京-經典藝術博覽會”第二次舉辦,本次“經典北京”的展覽是來自國內外的畫廊和藝術經紀機構。相比上一屆博覽會絕大部分展品都是相對傳統派經典作品的風格。

經典是一種可能性,是今後發展道路的標桿

對於“經典”的理解,大多數人都認為只有能承載歷史考驗並最終進入史冊的藝術品才可稱為經典。對此,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副主任滕宇寧認為,經典藝術代表著前人走過的道路,通過從“經典”,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留下的痕跡並參照未來發展的趨勢。經典的東西並非不可改變,時下熱門的當代藝術始終會在經典藝術的關照之下前進,但這種關照並不僅僅是遵照“經典”的指引行走,同時還意味著打破“經典”所遺留的條框,突破固有的思維,創造新的可能性,成為下個時代的“新經典”。滕宇寧還認為,如果某一种經典最終變成一個死板框架,就是它可以隱退歷史的時候。

與此同時,本次經典北京博覽會也是搜狐藝術主題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整個藝術主題月中,搜狐文化提出“70年代大爆炸”的概念,為此,我們也對到場的70後藝術家進行了採訪,試圖了解經典藝術對於他們的影響以及他們創作中對“經典藝術”的顛覆。

肖歌:70後藝術家帶著個性和思辨創作

藝術家肖歌是70後的一員,在她看來,70後藝術家是獨特而不可忽視的一代。隨著時間的沉澱,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在藝術上産生卓越成就。不同於成長在物質年代的80後藝術家善於構畫物質世界和卡通世界,70後藝術家帶著60年代藝術家遺留的對人性的思辨進行創作,而因為思想的解放,和多元文化的介入,他們又渴望在藝術作品中表達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而且在個性上,他們不願被現實壓倒,“堅持”成為他們生命體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曉彤:國外沒有年代劃分 對藝術家相對寬容

旅居法國多年的藝術家安曉彤對海外的藝術狀況比較了解。在國外,藝術界和整個社會對70後、80後、90後並無明確劃分,這是因為海外藝術對藝術家的評判相對寬容,他們尊重每個藝術家的個性和創作思路。安曉彤認為,無論哪個年代的藝術家都有屬於他們的亮點和不足,而一味強調年代之間的差別並不是一種對藝術評價的客觀態度。

據悉,本次將持續至9月19日,同時也會有多場主題展、藝術論壇同時登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