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王迎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04 15:08:2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作為教學管理人員除負責生命科學學院日常的教學管理和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以外,還負責我校兩個國家級理科人才培養基地的教學管理工作。作為生命科學學院“本科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主持中心的日常工作以及實驗室的建設和本科實驗的教學改革工作。

主持本科主幹基礎課、第一批校級重點建設課程“細胞生物學”的建設工作、承擔全校公共任選課“現代生物學導論”、研究生學位課“高級生物學”、“植物發育生物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教學方法上採用課堂講授與課堂討論相結合,由以教師為主體的授課方式向以學生為主體的啟髮式授課方式過渡,通過課堂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學手段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考試方法上採用多種方式,注重平時成績的積累;經過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評估和年終考核中多次獲得優秀。培養研究生6名,其中2名已畢業,從2004年開始作為“植物學”專業的博士生導師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招收博士研究生1名。

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鄂爾多斯古老殘遺物種生活史適應機制的比較研究”(39860009)(1999-2001),“荒漠旱生小灌木劈裂生長的形態發生和適應機制的研究”(300600006)(2001-2003),“特有微生物區係及菌根真菌對珍稀植物生活力的影響“(30460033)(2005-2007);主持一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時參加了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對西鄂爾多斯地區特有珍稀瀕危和古老殘遺物種四合木、綿刺、沙冬青等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生理生態學特性以及遺傳多樣性進行了比較研究,首次報道了綿刺的無融合生殖現象,總結了這些瀕危的古老殘遺物種的生活史特徵和生殖對策,從植物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生理生態特徵、遺傳多樣性以及外部環境兩個方面探討了物種瀕危的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保護對策。首次對荒漠地區的強旱生小灌木特有的克隆生長方式“劈裂生長”的形態發生和內部解剖結構特徵、內源激素含量的變化規律、 體內抗氧化酶系統的變化規律以及水分生理研究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本單位多位教師參加了所承擔項目的科學研究,起到了學術帶頭人的作用。

任職期間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均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作為副主編完成專著"四合木保護生物學"的編寫工作。

近三年發表論文情況

  王迎春(1)物種生殖策略的研究進展。內蒙古大學學報,2001,32(1)

  王迎春(1)綿刺小孢子的發生和雄配子體的形成的研究。內蒙古大學學報,2001,32(4)

  王迎春(1)四合木種群生殖對策的研究。 植物生態學報,2001,25(6)

  王迎春(1)綿刺無融合生殖的胚胎學研究。 中國沙漠,2002,22(3)

  王迎春(2)四合木保護生物學(專著)。 科學出版社,2002,8。

  王迎春(2)強旱生小灌木綿刺劈裂生長過程中內源激素含量變化的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004,28(2)

  王迎春(2)綿刺生長髮育過程中抗氧化酶系統的變化。內蒙古大學學報,2004,35(4)

  2004年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內蒙古大學“十佳”女教職工稱號;

  2003年獲自治區三八紅旗手稱號、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青年科技獎;

  2002年獲第八屆霍英東青年教師(教學類)三等獎;

  2001年內蒙古大學光華獎學金一等獎、內蒙古大學先進女教職工稱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龍瑞
上一頁杜希賢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