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關於展覽主題的闡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7-20 09:11:0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黑白灰—— 一種主動的文化選擇”展覽

  一. 展覽的學術主題

  關鍵詞:黑、白、灰 理性 過濾 解構傳統真實觀 營造新的真實觀

  在中國1980年代以來的當代藝術發展歷程中,一個尚未被人注意但卻明顯存在的事實是,黑、白、灰冷色調的繪畫和部分攝影及視頻作品始終成為許多藝術家長期或一段時期內的主動選擇。在這些作品中,一方面揭示出這二十年來中國當代社會生活經驗呈現出本質與現象、真實與虛妄、整體與碎片的矛盾現實狀態,另一方面展示視覺形象作為這種矛盾狀態的表徵(representation)其自身演繹所形成的似是而非性質。這兩方面現象的存在,是藝術家對通常黑白攝影影調偏重中間色調的發現和借用,它更新了以往油畫忠實於色彩的本質主義描繪對象的方式,開拓出一種中性的帶有過濾和疏離感的藝術風格。

  藝術家們這種對本質主義色彩再現的懷疑,還有其背後深層次的社會政治和文化心理因素。就中國而言,在新中國建立後相當長的時期內,藝術被簡單地視為構造社會政治意識和價值觀念的工具,藝術作品的色彩取向直接“反映”出它的社會政治意識。因此,紅、光、亮的色彩“美學”成為與高、大、全的構圖“法則”相呼應的藝術創作的評判標準。出於對這種創作法則的否定和批判,1980年代從傷痕美術開始,特別是“85新潮美術”時期,許多年輕藝術家不約而同地創作出黑白灰色調的繪畫作品,諸如王廣義、張培力、耿建翌等等藝術家。1989年的政治風波後,又有許多藝術家創作了這種黑白灰色調的繪畫作品,表達了高揚人文主義理想的精神追求受到遏制後價值觀念坍塌的無奈和內斂心情,諸如張曉剛和方力均等。隨後又有更多的藝術家開始大量創作黑白灰色調的藝術作品,其媒介形式從平面的架上繪畫拓展到攝影圖片和視頻影像。

  從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簡要回顧可以認識到,藝術家對色彩本質主義的懷疑和對黑白灰冷色調的選擇,應證了在後現代語境下所暴露出的現實主義藝術表現方式的機械還原觀的局限性,從而使中國藝術在突破深受政治意識形態束縛的具有庸俗社會學意義的機械現實主義體系之後,不斷發現變革中的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存在的各種矛盾問題,不斷以自己的方式解構現有的真實觀、營造一種疏離現有真實的新的語言真實。無論這種營造的方式是對原有藝術表現法則的搬用、移位還是重新組合,它所形成的新的真實,都是對以往真實觀在題材、手法、色彩和風格上那種所謂營造視覺明確指涉性的一次重要的重新洗牌。就油畫而言,它是一種在材質和手段上表現力極為豐富的藝術語言,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對客觀景物有極盡能詳的真實再現描寫。然而,放棄這種技巧上的優勢,轉而用極為簡單的黑白灰色調來創作,這充分説明藝術家在追求自己內心的一種真實,現實中的豐富多彩也罷,紛繁複雜也罷,始終無法替代藝術家內心的那種真實,或者説是喚起了藝術家內心的那份真實。如此的結果是,當代藝術的語言獲得了極大的自我指涉性,具有了一種主動性和能動性,因而能夠在一種看似色彩單調的視覺世界中,更大範圍和更深力度地折射出藝術家對當代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種種矛盾和困惑的批判性。

  從色彩斑斕到單調冷靜,從忠實再現到過濾懷疑,從傳統真實觀到新的真實觀,二十年來中國藝術的不同發展階段上,黑白灰中性色調所傳達出的文化含義固然有別,但都是藝術家面對不同的情境主動堅持理性判斷和文化批判的産物。不同的時代情境和社會景象,卻始終能使藝術家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裏做出同樣的選擇,哪怕這種選擇是潛意識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黑白灰中性色調始終成為中國當代具有批判性和先鋒性的藝術家藝術實踐的重要選擇。

  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中國正在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文化上的相互滲透勢在必行。如何在充滿物質主義五光十色的商品世界中,保持藝術的文化方向性和傾向性,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而黑白灰色調的中性藝術的持續存在和發展,也就成了這個色彩世界中的一種異樣的但卻能給人力量的維度或者説視角。

  二. 展覽的學術定位和意義

  鋻於上述學術思考,本展覽不是針對時下某種單一題材、類型或風格的藝術現象和作品,而是針對藝術作品黑白灰冷色調語言特徵的視覺感知和表現方式,是一次關於藝術語言和手段及其背後所折射出的社會心理等諸要素的專題展覽。這在迄今為止的中國二十年展覽中是從未有過的,其獨創性和學術價值十分突出,非同尋常。它的舉辦,將為改變或者説引導中國當代藝術的策劃思路和方式向著更加關注藝術語言的方向發展,起到開創性的推動作用。

  三. 參展藝術家名單

  Chen Chieh-Jen陳界仁

  Fang Lijun方力鈞

  Guo Jin郭晉

  Guo Wei郭偉

  Hai Bo海波

  He Sen何森

  Li Dafang李大方

  Li Luming李路明

  Mao Xuhui毛旭輝

  Shi Xinning石心寧

  Xin Haizhou忻海洲

  Yang Fudong楊福東

  Yang Shaobin楊少斌

  Yin Zhaoyang尹朝陽

  Yu Hong喻紅

  Zhang Xiaogang張曉剛

  Zhao Nengzhi趙能智

  Zhuang Hui莊輝

  四. 展覽相關內容

  (一)參展作品: 參展藝術家每人展出作品3件,共50件左右。

  (二)展覽圖錄:

  1. 由策展人對中國20年來與黑白灰冷色調藝術作品相關歷史文獻背景做出學術梳理,採取文字評述與作品圖片資料相結合的方式。

  2. 採訪和組織編輯參展藝術家有關黑白灰冷色調藝術的自述或訪談。

  3. 邀請3-5位重要的當代藝術批評家撰寫評論文章,深入闡述黑白灰色調藝術作品的學術價值。

  4. 參展作品全圖例

  5. 參展藝術家簡歷

  6. 圖錄的規格:中英文雙語對照,大12開版,四色印刷,300頁左右,精裝,湖南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研討會:

  在北京首展期間,邀請10位長期從事中國當代藝術研究、評論和策展的批評家和策展人及部分參展藝術家,討論黑白灰冷色調藝術作品的創作歷史與學術現狀,以期達成基本共識,提高展覽的學術水準。

  (四)專業及通用媒體的宣傳報道:

  1.組織藝術相關專業媒體(網路、雜誌、報紙)對展覽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及時發佈展覽的進度及研討會的記錄,使展覽的學術價值得以通過專業媒體得到一種延伸而成為歷史性的文獻記載。

  2.組織大眾通用媒體對展覽進行報道,使展覽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學術活動延伸為一種文化領域裏的一次新聞事件,推動展覽的認知率。

  五. 展覽主辦方: 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六. 展覽地點: 今日美術館主館(二層、三層)

  七. 展覽時間: 2007年7月21日—8月5日

  八. 展覽策展人: 高 嶺

  九. 展覽總監: 張子康、鄭林

  十. 出版總監: 李路明

下一頁"黑白灰"一種主動的文化選擇上一頁黑白灰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3N國際藝術年度展"今日美術館開幕
· [專題] 今日美術館—張東紅、呂順、景禹潮作品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