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在王克舉“見山見水”油畫新作展中觀心觀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12-07 12:44:5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嘉賓現場合影

2014年12月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主辦、方圓美術館承辦、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先生學術主持、賈新偉女士策劃的“見山見水——王克舉油畫新作展”在北京798方圓美術館啟幕。

王克舉教授作為中國表現性繪畫的重要代表,多年來,始終保持著強烈的創作衝動,不斷地走向自然,走進大地深處,開拓個人化的表現空間。在這種藝術熱情特別是一種近乎于瘋狂、癡迷的藝術追求背後,藝術理想與觀念在支配著他的行動,正是對中國油畫、中國藝術當代形態的長期思考。真如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所説:“他意識到中國油畫已經到了應該更鮮明地彰顯文化自覺與自信的時代,只有腳踏實地的站在中國的土壤之上,在中國社會的現實情境之中,在中國本土的自然景觀與生命物象面前,表達最真實的心靈感悟,才能真正得到風貌的收穫。”

觀眾在佳作前駐足

觀眾拍攝作品

此次展覽集中展出的是王克舉教授創作於今年的30余件新作,多為大尺幅作品,情真意切,氣勢撼人。“見山見水”的展覽題目再一次將我們引入中國山水畫的空間聯想,申明瞭藝術家的思想與觀念神髓:借西方傳統的油彩媒介、技術語言將東方意趣躍然目前,以俯仰自得的節奏化了的視覺語言闡釋中國人獨特的宇宙感。在這一點上,王克舉教授並未選擇“再現自然”這一相對更為簡單易行的方式,而是自始至終在風景中借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傳達自身對自然、社會、時代的認知與理解,藝術創作成為了他的生存方式、思維方式、體驗方式。通過這個展覽,不難尋得藝術家“即景興象”、抽絲剝繭的東方智慧,以及“物我兩忘”的內心質地。

近十年來,王克舉教授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時間走向大地,體悟自然山川的蓬勃氣象和鄉野田園的春華秋實,大地是他的創作空間,因此,他的作品展開了寬闊的視域和豐茂的內涵。他與自然的相見猶如不期而遇的邂逅,從眼見到心見,從見自然形貌到見生命內涵,我們也從他的作品中見到他的意志、才情與精神。他畫面中的形象充滿了來自自然的生動感,他的作品在寫生和創作之間,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表現方法,找到了通往自然同時也充分表達心靈的道路。正如藝術家本人提到的:“我畫高粱、玉米地、柿子等這些植物是對生命狀態的一種再現,因為這種生命狀態會使你佷感動,於是在畫中也就會有生命的灌輸。很多人會覺得繪畫中一定是要表現一件事情,而往往其實表達的一種情緒與感悟。這種情緒有時候是高亢的,有時候是激烈的,有時候是平靜的。這就是我們對於每一個地區,每一個事物所畫每一張畫時産生的一種不同的感覺。”

觀眾欣賞作品

 

觀眾拍攝作品

他的寫生既不是一味的獵奇,也不是特殊風光的採集,而是書寫和追蹤眼前的生機,在轉換成心中的畫意,來實現某種創造的表達。他讓繪畫在山水田間發生,常常以濃艷厚重之色揭示大地百態,作品裏有一種源自土地深處的感情。他的天性與山川、流水、樹木想通併合謀,從他的油畫中便可看出。他較多的採用近景構圖掩映遠處的村莊和山巒,毫無刻意的就産生了空間變化。這與宋代的偏角山水以近景局部襯托遠景的方式異曲同工。《桂林一秋之美》這幅作品亦是如此,色彩保留了一貫的濃厚和典雅,就如同桂林經典的青綠山水一樣錦繡舒展。近景的枝幹線條充滿張力,講究抽象的形式感,又追求內在的靈動,似乎有一種詩意油然而生。

觀眾觀看王克舉寫生歷程

展覽現場

他在繪畫過程中注重觀察與提煉,描繪與表現,塑造形象與塑造畫面相輔相成,一方面努力捕捉自然物象的生態狀貌,另一方面在畫面上更為強烈與更為集中地進行形式的探索,因此他的畫面有強烈的形式構成之感,點、線、面和色調、筆觸、肌理交織成為豐富的結構。他的油畫越發的著重表現語言和圖像方式的建構,努力主動地把握畫面的生成,在繪畫的過程中通向繪畫語言的實現,達到觀察與提煉、描繪與表現、塑造形象與營構意境的統一。王克舉堅持把“創作”的現場擺在田頭,堅持在“現場”完成每一件作品,使每一件作品擁有獨特的價值,成為一種種生命存在的形態,也形成了他藝術方式的風格。在“見山見水”的油畫創作中,我們得以觀心觀意。據悉,展覽將延續至2015年1月6日。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多徹斯特海風》2014年

《桂林-煙雨》 2013年

《徐徐海風吹》 2014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