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CAFAM地下展廳中白昆亭畫筆下的帕米爾高原靈魂之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9-13 09:30:4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2014年9月12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和新疆藝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教務處、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承辦的《帕米爾之魂》暨白昆亭油畫作品展在央美5號樓CAFAM地下展廳開幕。此次展覽揭開了帕米爾高原的神秘面紗,帶領觀眾一路走過大漠戈壁與冰山草原,看盡河川湖泊與紅柳胡楊,展開了一場探尋“萬山之祖,萬水之源”帕米爾高原的靈魂之旅。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致辭

新疆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張永欽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新疆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張永欽、中央美術學院老院長靳尚誼、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裏木、藝術家白昆亭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辭,民族美術促進會副會長鐘志金,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高潤喜等出席了開幕式,央美美術館副館長唐斌主持開幕式。自2005年起,中央美術學院與新疆藝術學院響應國家援疆項目,展開了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培養、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等多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本次展覽是為進一步響應國家教育部援疆計劃,兩院校之間展開的又一次重要的學術交流活動。

 

中央美術學院老院長靳尚誼致辭

藝術家白昆亭在開幕式上致辭
 
    白昆亭1964年畢業于新疆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的,是新疆本土五六十年代培養的為數不多的油畫名家之一。在新疆藝術學院學畫期間得到俄藉油畫家楊鳴山的蘇俄油畫真傳。此後,他有幸先後在杭州和北京繼續蘇派油畫的研習——在浙江美術學院師從王德威、全山石,在中央美院首屆油畫研修班師從靳尚誼、詹建俊等。在當時的浙江美院,他學習的油畫語言更加深入地朝向了蘇派那种先抓色彩關係再造型的畫法,在銀灰色調裏追求豐富的冷暖色相轉換;在中央美院首屆油畫研修班的學習,則讓他開始偏向造型與體量的追求,這一時期畫的《彝族老人》、《男人體》和《女人體》明顯地強化了他對於造型的研究,體積、解剖與空間的關係顯示出深入之中的油畫韻味。中央美院首屆油畫研修班是新時期以來在油畫研究上産生過重要影響的一個班級,曾在這個研修班學習過的人,大多成為上世紀90年代以來新古典主義或寫實油畫派的中堅人物。或許,這種偏重古典寫實造型研究的深造,也真正奠定了白昆亭此後的油畫研究與油畫創作方向。之後他回新疆藝術學院任教,並擔任油畫教研室的工作。
 
《帕米爾之春》 2008年
《阿依塔尼什雪山》2004年

 

此次展覽題為“帕米爾之魂”, 100多幅作品展現了帕米爾氣勢磅薄風高原風光和美麗的大川,同時也細膩、準確、形象地描繪了塔吉克族的人物、服飾、體育競技、生産活動、民俗文化等,幾乎包羅了塔吉克族的方方面面,是了解帕米爾高原上塔吉克民族的窗口。帕米爾一直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這裡不但是中西方物質文化的交流通道,也是追求精神超越的朝聖之路。現在已有四處通商口岸和周邊國家進行物質和文化的交流。在帕米爾高原上主要生活著塔吉克和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意為“王冠”,稱為“高山之鷹”,淳樸彪悍、強健,為白色人種有獨特的文化傳統、有多種文化遺産。塔吉克族淳樸、熱情、憨厚而又驍勇的民族性格與帕米爾高原旖旎風光深深吸引了白昆亭。

 

觀眾拍攝油畫作品

觀眾欣賞雪山作品

 

除了波瀾壯闊的自然美景,他筆下最多的還是塔吉剋女性青年形象,不過,這些形象並不完全像其他畫家的塔吉剋女性青年那樣被理想化,而是一個個真實個性的塑造。譬如《待嫁》、《帕提曼古麗》刻畫的是經受高原風吹日曬已顯粗糙皴裂的少女臉面,她們的手也顯得黝黑粗實,《待嫁》中那位姑娘的羞怯和《帕提曼古麗》中那位扎著頭巾姑娘的爛漫,或許很深入地揭示了她們不同個性和身份轉換之際心理上的某種變化。如果將《期盼》和《古力娜》進行比對,便不難發現,《期盼》中一種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少女神情和《古力娜》中那種對人生新生活的淡定自若所形成的某種對比,也絕對是富有個性的心理揭示。

 

白昆亭筆下塔吉剋女性青年的真切感,還來自於對她們生活方式與場景的描寫。《廚房》讓我們窺見了那些女性每日勞作的空間,《奧運心聲》讓我們看到了她們居住的土築矮房與院落,《遠方的客人》讓我們目睹了高原懷抱嬰兒的母子深情;《帕米爾牧場》讓我們感受到她們在毫無遮掩的高原牧場擠奶的陽光;《春播》讓我們身臨其境地觸碰到高原農耕的土地以及近在眼前的冰峰那樣一種獨特的春耕景象。筆者相信,這些畫作的問世,是作者多年奔赴帕米爾高原在那些偏鄉遠村生活體驗的真切記錄。他不僅以一種求真的態度力避那些慣常的想像的塔吉克民族生活的概念化描繪,而且以一種樸實的筆調遠離華麗、疏離矯飾,那些看來有些笨拙的語言才顯現出他記錄塔吉克民族人文生活的個性特徵。

 

 

展覽現場

觀眾欣賞畫作

正如藝術家所説“一件作品,一個藝術家只有當他熟悉生活、熟悉當地的民族特徵,只有在自己祖國的土地裏成長起來的藝術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把自己融於人民,融于自然,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和作品得到昇華,達到一種更高的理想,這些也是我奮鬥的目標。”一方面在他幾十年的教學和藝術實踐中,始終以現實主義寫實的基本功作為支撐,旁及抽象和表現,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另一方面白昆亭做到了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去汲取素材與藝術靈感,即做到“予代山川而言,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的物我渾然一體的境界。本次畫展既全面、真實反映了白昆亭先生的綜合素養與藝術水準,同時也是中央美術學院與新疆藝術學院在發展方面的成果體現,又能帶領觀眾體驗一場與帕米爾高原的靈魂之旅。本次展覽將持續到9月17日。

展覽現場

 

《鷹舞》 2014年

《雪山之子》2008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