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優雅冥想的微觀世界——女性裝置藝術家薩拉·斯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8-07 16:52:31 | 文章來源: 觀鯉臺

薩拉·斯茨(Sarah Sze),女。1969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有著一半華裔血統。裝置藝術家。畢業于耶魯大學繪畫專業及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並獲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目前生活和工作在紐約。

​​以利用牙籤、海綿、電燈泡、塑膠瓶等日常物品創作的特定場域裝置作品而聞名。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藝術界嶄露頭角,隨後其作品便頻繁亮相世界各大美術機構與雙年展。​

薩拉·斯茨將代表美國參加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薩拉·斯茨以利用牙籤、海綿、電燈泡、塑膠瓶等日常物品創作的特定場域裝置作品而聞名的美國藝術家。她把材料和意念匯整合一個相像體,根據視覺對周圍世界的印象,把現代都市的物質文明濃縮為一個形象。她的多個裝置藝術目前均在亞洲協會以及曼哈頓西20和21街的High Line一帶展出。

​​2012年3月14日,薩拉·斯茨應邀和丈夫—印度裔小説家Siddhartha Mukherjee在亞洲協會出席座談,講述她的藝術創作和體驗。薩拉·斯茨除了對她過去多年來所創作的多個裝置藝術進行了介紹,也談到包括她的中美混血的族裔背景對她的成長和創作有什麼影響。她表示,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很多個不同的角度來回答,而她最想説的就是這種背景的複雜性對她影響很深。​

​媒介空間​​

薩拉·斯茨在過去的15年裏,一直致力於創作大型、錯綜複雜的裝置作品,這些作品總是根據展館的環境特別設計的,並且大部分都由現成物品組成。當然,這些物品都不是隨機挑選的,而是以其形式上的特點或是模棱兩可的含義為基礎精確地選擇出來的。​​

​薩拉·斯茨的裝置作品獨闢蹊徑。把材料和意念匯整合一個相像體,根據視覺對周圍世界的印象,把現代都市的物質文明濃縮為一個形象。《無題》1998,選用生活中常見的或廢棄的消費品如包裝箱、香口膠、螺絲、棉簽、輸液管、阿斯匹林、火柴棒、導管膠布等真實材料,構成一個私人家庭生活記列的連禱。《Second Means of Egress》1998,在空間中組裝、接駁了一個史詩般巨大而又脆弱飄垂的攀懸結構—個似乎擁有現代化道路網路,各種設施和建築的物質積聚體。懸起,在空間中矗著,或跑到天花板上,並似乎正按著莫名其妙的秩序在運轉。這純粹是一種囊括外界感覺的替代物,讓人想起卡夫卡的寓言世界。

​​除了現成物品外,薩拉·斯茨還會使用由火柴、絲線或是紙張等手工製作的構造物。這些構造物看起來像是按照有序的歸檔原則組裝起來的,它們為整個作品提供了一個具有凝聚性的結構。​

暢想空間

​​薩拉·斯茨對我們日常生活週遭存在的物品進行重新語境化,在凸顯它們的私密性細節和與我們行為之間關係的同時,探索我們對其的感知能力。利用極為細緻的手工與色彩構圖,藝術家引起了觀眾在微觀與宏觀世界搖擺的憧憬。她的作品並不存在單獨的視覺點,伴隨著每一步現實與意義的轉變,一系列的視覺經驗被創造出來。通過溶解藝術與生活,外部與內部世界的邊界,薩拉·斯茨創造了一個暗示陌生與熟悉同時存在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物件與我們分享空間同時也佔據了另一個三維空間。

​​抽象空間​​

薩拉·斯茨的作品形成了開放的世界,它包含了廣博的多樣性,而這些多樣性完全控制住了建築構造的精確,圖畫式組分的形式和色彩敏銳感,以及由多層面的雕塑展現出來的空間運動的特性。這是通過為每位觀眾個人感知中的時空過程增添一種近於音樂的次元來實現的。此外,薩拉·斯茨將大量的細節協調地結合到了這些大型雕塑複雜的單個意象、視覺元素、形式對應物以及整個構圖之中。受中國與日本的園藝藝術的啟發,薩拉·斯茨創造出了一些具有抽象特性的視覺景觀,它們在結構的佈置上沒有任何分層的痕跡,但卻依然能為觀眾提供一種無形的指引。

​​概念空間

​​薩拉·斯茨的作品總是鮮亮而又有趣的,它們提出了一些關於規模尺寸的常規問題:遠和近,重和輕。同時,它們也對自己的暫時性等進行了思考。此外,每件作品都研究了其自身展出的地方以及藝術品的有形空間和概念空間——有時候觀眾進入到了這些地方,卻通常都不會注意到。最後,這些作品使觀眾進入到一種強度較高的觀看活動中,並且挑戰他們去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和自己的注意力。它們複雜的結構是對薩拉·斯茨自身抽象思維的掩蓋,它們讓觀眾更加理解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進而理解他們自己的存在。就像那些充滿了優雅和冥想的微觀世界的科學模型一樣,薩拉·斯茨的作品似乎是想對我們的行為模式以及我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做出評論。

​​薩拉·斯茨為威尼斯雙年展帶來“藝術創作的實驗"​

威尼斯雙年展的美國館曾經急需一位藝術家對其進行改造。而本屆雙年展美國的代表藝術家薩拉·斯茨(Sarah Sze)利用一系列精緻而且複雜的裝置完成了這一任務,將其從對藝術進行歌頌英雄般展示的場館改造成了一個用於藝術創作的實驗室。美國館令人望而生畏的新帕拉迪奧式建築讓許多藝術家都覺得頭疼,它需要某種審美上的反駁。艾德·拉斯查(Ed Ruscha)在2005年帶來的“Course of Empire”系列繪畫提供了扭曲而又優雅的評論;上一屆展會由Allora & Calzadilla帶來的展覽“Gloria”卻又讓觀眾覺得不自在。此次薩拉·斯茨(Sarah Sze)實施了一種完全不同且更有效的策略:她並沒有選擇與展館進行競爭,而是“隨意地擺弄”它。​

薩拉·斯茨的成功有一部分在於其藝術實踐的特性。利用古怪、有時候甚至有些矯揉造作的平凡的材料,薩拉·斯茨(Sarah Sze)創作出了滲透到了空間結構中的蜿蜒曲折的裝置並沒有以一種暴力猛烈的方式,而是以一種鬼鬼祟祟、惡作劇似的方式。他們看起來就像是經過老鼠的塑形一樣。而這正是美國館在經過了一系列宏偉盛大的展示後所需要的東西。薩拉·斯茨(Sarah Sze)的藝術尤其是在這裡並不太與完成的作品有關,它更多的是關於創作的過程,關於一種可以被歸因于如今的國家本性的特性。展出的裝置名叫“三相點(Triple Point)”,它描述了一種物質比如水以固態、氣態和液態共存的一個點。

​此次美國館之旅開始於薩拉·斯茨(Sarah Sze)對一堆真實的石頭的展示;這些石頭長久以來都堆在美國館的前院中,被半掩埋在碎石裏。距離這些石頭幾步之遙的地方則是薩拉·斯茨(Sarah Sze)人工創造的“石頭”:她用印有非常真實的石頭圖像的包裝紙來包裹雕塑材料,然後再為其添加上地衣的圖像。這些石頭和其他的材料如帶子、苔蘚、水瓶、玻璃容器等一起形成了似乎可以移動的、像藤條一樣攀爬上了展館正門的雕塑。​​薩拉·斯茨(Sarah Sze)將原先位於展館正面的入口改到了建築的側面;觀眾沒能從一個宏偉的入口以合理的方式進入到一個合理的空間中,藝術家使他們感覺自己就像是偷溜進去的一樣。顯然這時情況已經失衡了。在第一間展廳的地板上,薩拉·斯茨(Sarah Sze)用黑色的膠帶打造出了一個羅盤,它被固定在之前曾是接待室的空間的地板上,有效地轉移了展館的重心。薩拉·斯茨(Sarah Sze)在這個人造的羅盤上又安裝了一件龐大的裝置作品,它會讓人聯想到天文館裏天空的模型。這一古怪的“天文臺”由風景快照、用來測試色盲的卡片、藍色的塑膠瓶蓋、鉗子、裁紙刀、顏料罐等各種各樣的物品和材料構成。​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