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整日奔忙,覺得生活單調乏味,毫無新意,那麼在接下來的近一個月的時間裏,不妨抽空去一趟中國美術館,花上一天的時間,感受一下新媒體藝術帶給你的悸動。步入中國美術館一層的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有著約170年曆史的老沙發,它一條腿站立著,好像立刻要倒下去,實際卻紋絲不動,這是來自美國藝術家雅各布·托斯基創作的《源於內部的平衡》。中國藝術家王鬱洋的《財務室》,營造了一個普通工作場景,裏面的所有物體——從辦公桌到電腦、印表機,從記帳單到飲水機都以真實形態展現,不同的是它們都在微微顫動,如同在不停地呼吸。澳洲藝術家韋德·馬利諾斯基的《阿肯錫機器人》可以追隨觀眾的腳步與之互動……這些奇特的藝術創作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新媒體藝術”。6月11日,“齊物等觀:2014年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于中國美術館開幕。
新媒體來了
新媒體藝術之於大眾,或許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但它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新”是相對什麼來説的?對此,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張尕認為,“新媒體藝術並非是一個突發現象,它是歷史的自然延伸。它的意義內含于藝術利用媒體技術的概念裏面。”“新”不僅表現為媒體與技術在物質與工具層面上的更新換代,更重要的是,借助媒體語言的拓展,藝術家們將思維的觸角指向新的文化命題。
國際新媒體藝術展作為三年展項目,自2008年啟動到2014年,已經走過了6年三屆的歷程,成為中國美術館著名品牌展覽之一。“齊物等觀:2014年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展覽,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65位新媒體藝術家的58件優秀作品,佔據了中國美術館的11個展廳,為觀眾精彩演繹了藝術與科技在新的文化語境下多樣結合的可能性。從事物表像進入關於事物本質的探究,引發在科技條件下對物體的屬性與生命涵義的思考,是此次展覽主題“齊物等觀”的內涵。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將其解讀為“以物之名,談物之新觀”。他認為,在新媒體時代,物的形態和屬性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揭示,“齊物等觀”這個主題聯繫著中國傳統的自然觀、物質觀與宇宙觀。
張尕説:“今次展覽意在提示我們,要重新思考人與物,以及自然界之間的平等關係。從哲學本體論的角度來講,如果人和物都可以進行平等交流的話,那麼諸如國家、種族、男女的平等,就都不再成為一個問題。這可能是烏托邦的理念,但是很有意義。”
有趣的藝術展
展覽分為“獨白:物自體”“對白:器物之間”和“合唱:物之會議”三個部分,以豐富的維度,呈現了生態條件與生命、人與自然物質,以及萬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例如,來自荷蘭藝術家卓洛·費格爾的作品《一條通往不知何處的蜿蜒之路》,是一台有小輪子的機器在地板上梳理厚厚的綠色塑膠膠帶,機器移動的同時被膠帶影響。它表現的是機器和物體的對話,這個作品足以支撐不同觀眾豐富的想像力。小孩子或許就會想到綠色的麵條,那機器像是壓面機;搞文學的人看到了或許會認為這像一座圍城,裏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自然主義者看到或許就會想到環保,機器代表的是工業化,而綠色代表大自然……我們可以跳進去再跳出來,這個互動的作品,有線條美、體積美,這些藝術元素在作品裏都存在。
再比如,南韓藝術家崔U-Ram的《雌性烏爾巴努斯》,作品基於一個科幻的科學發現,即新的無機生物研究發現,人類的上空住著一種生物叫做烏爾巴努斯,也稱之為“城市的戀人”,具有雌雄之分。雌性的烏爾巴努斯,靠城市的能量、光亮來生存。這件作品意在啟示觀眾,在城市的角落裏生活著一些我們不知道的生物,或許我們需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很多觀眾在這個作品面前逗留的時間比較長,形式美和機械美融合在一起,帶給了觀眾諸多思考。
一位觀展的老太太對記者説:“我平時就喜歡帶孩子來這裡感受一下藝術,其實自己也看不太懂。但是在這層我轉了一圈,最喜歡的還是這件作品(《雌性烏爾巴努斯》)。它亮著燈,張開的時候就像盛開的蓮花,可能因為我是南方人,喜歡花,所以很喜歡它的外觀,很漂亮。”一位吃著手指的小男孩説:“我喜歡這個作品,感覺像變形金剛,很好玩。”
在觀展過程中記者發現,觀眾的面部表情或疑惑、或愉悅、或驚奇,聽到最多的話是“這個有趣”“這個沒意思”。不同的觀眾對同一件作品的關注點不同,有的關注技術,有的思考內涵。但“獵奇”無疑成為多數觀眾,對這一展覽最普遍的需求。
一個在互動作品《有機拱門Ⅱ》中穿梭奔跑的6歲小男孩説:“太好玩了,我第一次見到。它像一座有魔力的大房子,我就是哈利·波特。”
“個人很喜歡和聲音有關的作品,比如《縫紉機樂團》,一走進小屋子便被震撼,忽明忽暗的燈光配上節奏感強烈的縫紉機聲音,像是一場交響樂演奏會。‘80後’會對這件作品很有感觸,閉上眼睛感受聲音,仿佛置身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小小製衣工坊,是回憶和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一個觀看展覽的“80後”女孩對記者説。
一對老夫妻在作品《路》前久久駐足,他們説:“感覺這件作品,像過去北京天橋上的‘拉洋片’,都是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還有點像環幕老電影,就是畫面上的人物和建築換成了外國的,其實我覺得中國人早就會做這個了,很有懷舊的感覺。”
新媒體藝術離公眾很近
負責此次展覽導讀工作的一位志願者告訴記者:“美和科技結合得相對完美的作品是大多數中國觀眾的興趣點所在。有一些高科技的産品外表醜陋,機械的動力都展現在外面,視覺美的享受會少一些。中國觀眾對新媒體藝術的欣賞還不太能從一個平面的視覺的系統,轉化到一個以科技為主的另一個藝術系統中。對中國觀眾而言,讀懂新媒體藝術,還需要一個慢慢理解的過程。”
記者發現,觀眾對於新媒體藝術展覽的期待,不同於欣賞架上繪畫單純追求視覺美,還樂於領略新媒體藝術作品帶來的互動性、震撼性。作品為觀眾所帶來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多樣感官體驗,成為新媒體藝術展的必備要件。
范迪安表示,對中國人而言,新媒體藝術的確是“新”的。雖然近年來,新媒體藝術在國內的發展十分迅速,但還是處於“專家看門道、觀眾看熱鬧”的階段。他説:“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遇到兩個難題,一是新媒體藝術的教育在整個藝術教育的大系統中所佔比例太少,人才培養依然顯得單薄;二是社會大眾對新媒體藝術的認知和理解不夠,包括新媒體藝術的社會傳播、市場效益的獲得等還沒有形成一個相互支援的有機系統。”
同時,策展人張尕對展覽充滿信心,他説:“這次展覽非常有趣,觀眾完全不用擔心看不懂。我們並非要僅做成小眾的、純粹藝術圈內的展覽。”張尕笑稱,策展方不僅考慮到展覽作為三年展的學術性和延續性,同時也顧及了各層面受眾的接受性。“事實上,如果深究,展覽可能有很多嚴肅的問題呈現,但是看的時候會很輕鬆,因為作品本身是非常直觀的,觀眾可以直接感受到其衝擊力和想要揭示的問題,大致把握住作品的意圖所在。”張尕説。
過去國內的基礎和傳統在整體上還沒有形成一種藝術與科學結合,但近年來,由於國內新媒體的快速更新發展,透過現今國內新媒體藝術家的作品,我們會發現兩者的互相滲透、互相研究、取長補短的關係已經發生。
對於展覽狀況以及中國新媒體藝術的發展,10年來持續關注新媒體藝術動向,連續服務了三屆新媒體藝術展的志願者文航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説:“這3年的展覽,每次都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大飛躍。現在是數字媒體時代,技術是引領新媒體藝術的一個驅動器。前兩屆展覽舉辦時,中國藝術家的新媒體意識還是剛剛萌芽,但這一次的展覽在文化層面、技術層面都有較大發展。此次展覽上,善於思考的藝術家是蠻多的,雖然還是會有一些缺乏,但是已經有這種意識了。我們的新媒體藝術家在慢慢深入新媒體藝術的內裏,相信我們的民眾讀懂新媒體藝術之路也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