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法國藝術家德尼斯•薩博翰作品展亮相北航藝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25 09:43:0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10月24日,“透明度——法國藝術家德尼斯•薩博翰作品展”開幕式在北航藝術館舉行。展覽展出了法國當代女藝術家德尼斯•薩博翰創作的融合傳統與現代藝術形式、展現不同地域文化色彩、具有女性主義風格特徵的作品40余件,受到歡迎與好評。

開幕式上,藝術家德尼斯介紹了其創作採用的藝術手法、構思過程,以及展出作品的相關情況。她談到,20年的時間裏,她將紗布作為創作“容器”,利用具有傳統文化特徵的刺繡方法和具有油畫般鮮艷和流動色彩的絲線,通過融合創作將不同的個人生活多樣呈現,以展現生命的“透明度”以及人與社會聯繫的力量。展覽策展人、北京電影學院宮林教授,展覽國際協調人、北京電影學院朱炯副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講述了德尼斯的中國情緣,並從創作形式及精神內涵上分析了德尼斯作品的特點。展覽策展人、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北航藝術館館長蔡勁松教授主持開幕式。

此次展出的40余件作品是德尼斯近15年時間裏創作完成的,其中30件是刺繡、攝影、印刷(染)、手繪等技法在紗布載體上的結合創作;10件為在舊明信片上的刺繡作品,如她所説,這是其運用刺繡進行創作的文化淵源;7件為油畫作品,意圖向觀眾表達其創作色彩的特徵。可以説,德尼斯的創作是建立在深厚的藝術傳統和文化基礎上的,她在世界各地特別研究了傳統刺繡的方法和技術,把豐富多變的刺繡、不同國家的民族語言和書寫方式,以及現場的攝影圖像,利用絲網多重印刷等方式呈現在被漿洗過的紗布上,既體現出材料的綜合性和視覺語言的單純性,又表現了不同文化的衝突與融合。

《米基》《安德烈》《阿納斯塔西亞》《彭芳》《金亨姬》《朱莉》《德尼斯》《哈麗達》……德尼斯的作品幾乎每件都是以具體的人名命名,體現了“人”這個主題。這些人都是德尼斯曾經接觸、交往,並帶給其創作構思和靈感的人。其中既有歐洲的法國人、波蘭人,亞洲的中國人、南韓人,也有非洲的剛果人、加彭人,還有紐西蘭土著人,同樣這個人也可以是她自己。

此外,通過展覽作品的文字介紹,觀眾可以了解到其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涵義。如作品《安德烈》的介紹寫到: “安德烈•卡哲尚富有政治責任感,‘人與熊’是他長期關注的主題。他生長在比利牛斯山區的Aspe山谷,為大熊保護事業真誠地全身心投入”《哈麗達》介紹寫到:“哈麗達從未停止呼籲人們關注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生命造成的威脅。”《朱莉》寫到:“朱莉把她住處的所有空間都展示了出來,她明確了自己的身份,並希望自己的國家(剛果)能變得民主。”

通過德尼斯“在場的鮮活的疊加的”獨特藝術創作,這些異域他鄉的人、他們的行為以及所處的環境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變得可感知、可觸摸,進而産生聯想與思考,是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一次次當代藝術探險與寓言般敘事。更為可貴的是,德尼斯的作品中充滿了“愛”——愛人類、愛生命、愛自然、愛自由,愛和平,尤其充分地體現出了她的女性主義情懷。

有觀眾談到,觀賞德尼斯的作品,在藝術類型和表達方式上,有不同以往慣常性的陌生感,在材料運用和視覺感觀上,又有熟悉而溫情的親近感。也有評論家指出,“德尼斯作品無論在材料上還是在觀念上,都鮮明地體現出女性主義藝術細膩溫柔的風格特徵。”“透過其豐富的作品可以感知,德尼斯是一個情感細膩、創作力永不枯竭的法國女性主義藝術家。”

德尼斯•薩博翰生於1949年,是法國卓有成就當代藝術家。先後獲得法國波爾多國立美術學院藝術學士及心理學碩士,之後又取得藝術科學方向“綜合工藝”主題研究的高級文憑。她是法國普瓦捷地區藝術書店的創始人。1996年在拉羅謝爾市和普瓦圖-夏朗德地區政府的贊助下,她創立了普瓦圖-夏朗德地區文化委員會。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她在世界各地舉辦過20余次展覽,此次展覽是她在中國舉辦的第3次個展。

展覽由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主辦,從即日起免費向師生及社會公眾開放,持續至11月3日結束。

文/ 余敏 攝影/ 邢江


藝術展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