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亞洲視角 全球聚焦 首屆亞洲美術策展人論壇廣東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12 14:52:4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由中國美術館和廣東美術館共同主辦的首屆“亞洲美術策展人論壇”將於9月11日至13日在廣東美術館舉行。來自亞洲各國美術館、藝術機構及部分歐美著名藝術博物館的近80位館長及資深策展人將就亞洲藝術發展問題展開對話。這是亞洲美術館界在中國本土面向世界的首次集體發聲,參會代表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提交議題的學術品質,充分顯示出本次論壇代表了亞洲策展的最高學術水準。

此論壇得到文化部的大力支援並將其列為“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子項目,視之為“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在亞洲美術策展方面的細化和專業延伸。本次論壇以文化部外聯局、藝術司與廣東省文化廳為指導單位,以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和《美術》雜誌為支援單位。這是中國針對亞洲藝術發展趨勢,面向世界在高層次場合發出的主導性聲音,是自身對全球焦點的思考與回應,也體現了中國美術館和廣東美術館的國際學術視野。

據主辦方之一廣東美術館稱,英國泰特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堪稱全球美術館標桿的機構也應邀前來參會。與會嘉賓心中近年來關於亞洲問題最好的展覽策劃構想已匯集至廣東美術館。來自世界各地的策展提案、文本、現場記錄以及與藝術家往來的書信等文獻將形成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案例展,伴隨論壇一起揭開神秘面紗。

論壇將以“亞洲意識與亞洲經驗”為議題,討論環節包括“提案報告”和“專題圓桌會議”,還將同期舉辦“回到亞洲·亞歐美術策展案例展”,呈現亞歐美策展人及美術機構的策展實踐。可以期待,該論壇將會成為亞洲藝術生態確立新規則的起點。

家門口看世界,世界頂級美術館首次中國對話

本次與會代表分別來自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亞洲其他國家和眾多國際著名美術館。包括南韓國立現代美術館、日本現代藝術博物館、新加坡國立美術館、印度國立現代藝術館、菲律賓國家博物館、哈薩克首都藝術館等。一些西亞、南亞、中亞等此前鮮與中國有藝術往來的國家,也派出重要館長或策展人出席此次論壇;來自歐美的一批國際著名博物館也破天荒地派出約15位著名館長或策展人參會,英國泰特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oMA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柏林國家博物館、義大利博爾蓋塞美術館、法國賽爾努奇博物館等堪稱全球美術館標桿的機構也應邀前來。

這些亞洲和歐美的策展精英、知名美術館館長將首聚廣東美術館,形成高端思想碰撞,從亞洲本身出發,探求大國際視野下亞洲本土的策展意識、亞洲藝術的現狀與未來以及今後各國的合作。這表明亞洲問題已經超越地域,成為全球性問題。

“亞洲美術策展人論壇”無疑是今年全球最重要的藝術論壇之一,它已遠遠突破了“亞洲人看亞洲”的單一視角,首次呈現出一個完整的“世界看亞洲”的視野。而國際頂級美術館館長和策展人的藝術成果通過案例展的方式呈現出來,則使藝術向大眾敞開神秘之門。不僅有助於各國策展人進行更直觀的交流,引發文化學者在社會學和文化學層面的思考,更使得普通公眾在家門口就可以領略世界各國文化,分享不同的文化觀點和思維。這場視覺文化盛宴是主辦方踐行文化惠民理念的舉措。

比利時駐廣州總領事説:“今年9月11日至13日將是一個偉大的時刻,世界藝術風暴的中心就在中國!”此次盛事將通過對話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增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的信任與合作,加強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聯繫,探討各國在資源共用方面的可能性,打開亞洲走向世界的大門。

亞洲視角,探索本土策展意識

當下,亞洲經濟的快速崛起為亞洲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世界的經濟重心開始逐漸轉移。亞洲問題正是在這一過程中進入了全球的視野。

從“亞洲人看亞洲”到“歐美人看亞洲”,再到“世界看亞洲”,是此次論壇的思想路徑。此次論壇以“亞洲意識與亞洲經驗”為議題,由論壇和案例展兩部分構成。論壇環節分為“提案演講”和“專題圓桌會議”。

提案演講包括“亞洲藝術的傳統性和當代身份”“亞洲視覺”“博物館展覽策劃思路與經驗”、“博物館藏品和展覽的關係”等內容。菲律賓國家博物館館長助理安娜· 拉布拉多博士帶來《當代藝術中創造亞洲傳統:地區差別之代表》的報告,反思産生“東方化”刻板模式的原因,倡導亞洲藝術家應超越劃分身份的固有藩籬。倫敦大學考陶爾德藝術學院教授莎拉·喬治娜·威爾遜帶來題為《當代藝術與悠長歷史·馬爾羅、科耶夫、布羅代爾——把視角轉向亞洲》的報告,提示從“更長的時間框架”來想像亞洲的當今與未來,打破“傳統東方”文化與“當代”文化之間的二元對立。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孫志新帶來題為《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藝術收藏曆史和美國的中國藝術史研究歷程》的報告;新加坡國立美術館館長劉思偉、哈薩克首都藝術館副館長及首席策展人葉爾金演將分別做《為東南亞藝術培育區域視角》和《亞洲國家是否瀕臨喪失民族認同的危險?》的演講。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圓桌會議則將就“亞洲美術的發展”、“亞洲與歐美在美術/博物館領域開展合作”等議題進行探討,以此加強中國與亞歐美同行的聯繫,推動亞洲當代藝術以及策展行業的發展,為建立謀求長期合作框架進行學術鋪墊。

另外,為應對亞洲近年涌現數量繁多的雙/三年展,避免資源分散與主題重復,主辦方之一的廣東美術館還將提出在2015年舉辦“亞洲美術館雙年展”,以促進中國乃至亞洲的策展人在國際藝術上發出真正的本土聲音。

由於亞洲國家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多元、經濟發展不平衡,其藝術的實踐形態必然不同,這使得亞洲藝術長期難以呈現清晰的自我面貌。如何抓住並表達這種多元性,恰是廣東美術館從本土向國際轉型,推動亞洲藝術發展的契機。

包括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在內的亞洲美術館,需要思考如何在西方即有系統的模式下確立一個新的亞洲藝術形象,進而在題材、表現技巧和語言風格上表現出符合本國國情的價值主張、本體主張、程式主張和規範主張。

中國美術館和廣東美術館站在這一立場來考察亞洲美術的現狀與未來,倡導本次論壇,實際上是提倡一種與西方相區別的亞洲意識,但論壇上發出亞洲藝術的“本土話語”,並不是以“亞洲意識”來對抗西方藝術話語權,而是希望撇開西方既有的語言定式,在亞洲自身的問題上,找到亞洲國家之間的共同點,對全球化語境下的亞洲意識達成共識。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