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先生是美術界的老前輩,他生長于江南,從上世紀80年代時,他就以江南水鄉題材的水墨創作聞名美術界。8月28日上午,在中國美術館1、8、9號展廳內,展出了徐希先生近40年來的主要作品,展覽由中國美術館和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
作為徐希先生的大型回顧展,本次展覽通過150余件作品全面向觀眾展示徐希先生各個時期的藝術成就,其中包含水墨、水粉、油畫、速寫等多個藝術門類。步入1號展廳,我們看到在這個寬敞的展覽空間內展出了徐希先生從80年代初期至今的水墨創作,這些作品均為大尺寸的水墨風景畫。徐希先生重視從生活中汲取創作營養,他無論走到哪,始終不忘用水墨描繪當地的人文及自然風貌,記錄下自己對當地人文環境的情感。這些作品中既有江南水鄉,也有湘西古鎮,還有拉薩街景以及重慶山城,其中也有徐希先生移居美國後創作的曼哈頓景觀。徐希先生的風景水墨注重形式創新,他筆下的風景往往伴隨著當地人的生活情境,這也使躍然紙上的各地美景成為可居可遊之境。
本次展覽雖然以水墨畫作為主要展示對象,但也展出了徐希先生的部分油畫、水粉以及速寫創作。徐希善於從水墨中探索新的語言,他的油畫及水粉畫也有濃厚的水墨意趣。徐希先生的油畫在9號展廳進行集中展示,初看時如果不依照作品標簽,很難斷定這些是油畫作品。就像策展人余丁所説,徐希先生的繪畫不僅繼承了傳統中國水墨畫的畫風、技巧,還借鑒了版畫藝術的表現形式。他的作品融匯了來自南方“小橋流水”的纖弱和北方酣暢淋漓的大氣,將西方水彩與東方水墨技法結合,作品清新雋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在8號展廳和後圓廳內,展出了部分徐希先生的綜合材料水墨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徐希基於水墨語言展開探索,他融入畫面中大量的黑白觀念;據徐希先生介紹,由於自己大學時期學習版畫,這段經歷使得自己在後來從事水墨創作時也保持著版畫創作的思維模式。他經常用版畫的底子直接在宣紙上作畫,同時注重材料的運用,在他的水墨畫中也有濃重的版畫痕跡。徐希先生表示,中國傳統水墨畫是以墨為主的繪畫,但從林風眠開始,水墨畫便融入了西方色彩,自己正是沿著前輩的革新道路繼續探索西方色彩同中國水墨畫,這不僅是一個實驗和嘗試,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表示,徐希先生作為改革開放新時期在中國畫上進行探索創新的藝術家代表。他在80年代起開始了藝術題材及表現形式的探索。徐希先生的藝術個性很銳利也很先鋒。他根據自己的藝術經驗和能力對水墨畫面對的時代課題作出了思考。徐希先生的作品不僅僅是走向自然山水,更是把我們的生活空間、都市感受和大自然的山水結合在一起,他以這樣的視角又支配了幾十年的繪畫的歷程,這也正是他藝術探索的價值。徐希先生幾十年一以貫之的藝術態度使得其畫面的筆墨語言更加純熟,作品更具自己的個性面貌,達到得心應手的境界。從未形成了水墨畫的一個新趨向。
展覽在1、8、9號展廳呈現,時間將持續至9月8日,歡迎廣大觀眾前來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