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博物院近日推出一款“朕知道了”紙膠帶——康熙皇帝真跡與紙膠帶結合的複製品。台北“故宮”的網路商城表示,紙膠帶目前有五款,內有三卷,其中以“朕知道了”楷書紙膠帶詢問度最高,不僅台灣觀光客喜歡,連大陸客也搶著買。
“朕知道了”,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的創新,其妙在於,把現代的網上銷售與自身經營的結合,把文化傳播與自身經營的結合。同時,台北故宮博物院清晰、堅定的文化責任感更難能可貴。對於網友希望推出“賤人就是矯情”、“本宮乏了”、“跪安吧”等創意紙膠帶,他們回應,文創商品以台北故宮典藏的物品為主,婉拒了戲劇流行語的摻和。
國民黨赴臺之後的20年中,形成了以台北故宮博物院為龍頭的博物館群,台北故宮博物院幾乎是所有人到台灣必訪的文化重鎮。台灣的博物館事業起步不算早,但發展迅速,具有鮮明的特色。其積累的經驗,其注重經營的理念,是必須重視的方面。其中,充分挖掘博物館的商業價值,著眼于發展博物館相關文化産業,以及探索嘗試多種組織經營方式,就是很重要的內容。
由台北故宮博物院此舉,不由想到大陸的博物館建設問題。目前我國已進入博物館數量快速發展時期,根據2011年底的統計,中國共有各類博物館3589家,其中免費開放博物館數就有1804家,其絕大多數是各級政府主辦的區域性博物館。與此同時,博物館在類型、形態上更趨多樣化。從長久居於社會生活邊緣到現今快速大量躍進公眾視野,博物館越來越受到官方和民間的重視,無疑是件喜事和善事。
但是,目前我國博物館發展卻面臨運營資金不足的共同問題。這便形成了一個尷尬的現實悖論——一方面平均三天多就增加一座博物館,另一方面已建成的大量博物館生存堪憂。據去年報道,山西省的晉城博物館兩年多處於閉館狀態,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很難招到專業人才。而在一些縣級博物館,由於資金不到位,博物館安防和展廳條件都達不到,罕有免費開放,看管好庫房裏的文物便成為首要任務。
博物館從免費開放到後期運營,都要投入大量資金,經費始終是制約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人才缺乏也大大限制了博物館發展,而人才缺乏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資金不足在人才投入上的表現。我國的博物館工作,雖然體面但是薪水卻偏低,大學畢業生獲得的專業回報不僅與其所受教育不對等,而且更難以支付城市高昂的各種生活成本。
我國博物館建設資金很少來源於個人,大部分是由國家財政、地方財政劃撥的,也有少部分由於擁有較好的旅遊資源,通過創收來發展自身。雖説博物館具有公益性,但運營經費一味依賴政府支援,無疑很不明智,也很不現實,更與國外博物館建設之優長相去甚遠。
博物館的免票後時代,如何“以文養文”,開發附加産品,如何平衡好公益和經營的關係,如何打出自身文化品牌,都需博物館深入思考和不斷創新。特別是,如何利用各種方式盤活展品資源,收到文博資源的經濟效益,更應該成為大多數博物館在經營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朕知道了”的啟示至少有一,就是通過提供普通人消費得起的産品,讓博物館商業活動與社會發展和公眾需要更加接近,讓博物館在商業活動中更好打造和展示自身文化品牌。
在國外,在政府支援和社會力量之外,博物館的文化經營活動創造的經濟收入也不可小覷。美國大部分博物館,不論公立私立,自營商店和會員制都很有特色。不過,國外博物館開發售賣的産品,一般都享受免稅待遇,既獨特又便宜,且市面上買不到。國家政策的特殊照顧保障了其良好的經營。相較國外,在制度框架完善和整體經營理念上,我國博物館建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作為文化産品,博物館建設對於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豐富和提升民眾文化生活,具有重要價值和作用。更加關注其運作,更加注重其經營,才能真正、更好發揮其應有功能,博物館“熱熱鬧鬧建設,冷冷清清運營”的局面方能從根本上改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