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中國首家森林博物館落地黑龍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14 11:50:4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9日,中國首家以森林為主題的專題類博物館——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在黑龍江東北林業大學對市民開放。博物館記憶體有近千個展品,包括1億5千萬年以上的硅化木、古魚化石和華南虎標本等。

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4D“森林通道”,通過場景和多媒體環幕相結合,參觀者能感受到森林從春夏到秋冬的各種變化,看到生命的進化:從單細胞藍藻生物,到登上陸地的植物,到經過億年變遷的化石森林。

東北林業大學校長楊傳平介紹,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是中國首家以森林為主題的專題類博物館。目前,全球只有大英博物館、美國自然博物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等少數綜合類博物館有反映森林的專題類展館。

記者了解到,博物館以中國現有5個林綱組、23個林綱、185個林型組和580多個林型為館藏基礎,設置“森林與自然界”“森林與人類”“美麗森林與生態文明”三個部分。

來參觀的市民萬建林説:“通過博物館內3D地球儀上綠色的逐漸減少,我看到了森林覆蓋率的變化,森林的迅速減少讓人觸目驚心。我直觀地感受到森林與人類共呼吸的生態理念。我們應該愛護森林!”

展覽廳內陳列著各地捐獻的珍貴展品:福州動物園捐獻一件完整的華南虎標本,包括完整的虎皮、虎骨骼;新疆林業廳捐獻1億5千萬年以上的硅化木;普洱市捐贈高山小葉榕等珍貴木材標本。此外,展品中還包括人類的起源到人類踏上文明之路使用的工具、傢具、樂器等物品。

楊傳平介紹,森林博物館定於每週週四、週五、週六9時至16時免費對市民開放(節假日除外),其中9時20分和14時20分有免費講解員為參觀者提供服務。博物館的開放將為林業的社會科普、學術研究提供一個新的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森林、珍惜自然,讓森林博物館成為森林文化的新地標、生態文明的新窗口。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