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欣然為賓:董欣賓逝世十週年紀念展在京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02 18:58:5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為紀念董欣賓先生逝世十週年,一場名為“欣然為賓”的展覽于4月24日至5月3日在炎黃藝術館開展,圍繞其藝術苦旅和藝術風格流變兩條主線,一方面較為全面地展示其藝術創作的整體面貌,作品在風格上幾乎涵蓋其每個創作階段,另一方面初步揭示其藝術成長歷程、藝術理論思考,補充展出一批文獻資料、理論手稿。

錢紹武先生在開幕式上追思董欣賓

“此身宛若雲一朵,來是烏有去子虛”, 中國著名書畫家董欣賓如今辭世已經整整十年,而這段他在90年代寫下的詩句,正隨著光陰的流逝變得愈發虛幻與空渺。

董欣賓生平介紹

董欣賓的逝去帶走了曾經飽受的責難與自持的孤傲,卻留下數以千計的作品、手稿、理論著述、文獻資料,充實而深邃,散發著自信的力量和恒久的魅力,正如他的好友栗憲庭先生所言,董欣賓及其藝術是一本“啟示錄”。

展覽現場

六歲習書、十四學畫,師從著名國畫大師劉海粟,當過兵、幹過印刷工人、甚至救死扶傷……豐富的生活經歷讓董欣賓從中汲取太多的營養。天資聰穎,手不釋卷,董欣賓的學識融匯古今中外,自成體系,將個人的情感表達于方寸之間。

展覽現場

從“江南景象”到“線性試驗”,再到“彩墨天地”,無論山水、還是人物花鳥,刻畫了大師孜孜不倦的藝術追求。

終其一生,董欣賓都在實踐著他的藝術理論,而這也讓他的作品中充滿濃郁的人文主義情懷。如他所言:“畫絕非小道,大者可通宇宙健運之理,小者可達人情變幻之妙。”

董欣賓生前著作手稿

他的著作《欣賓畫集》、《中國畫對偶範疇論》、《六法生態論》等已經成為經典之作,成為中國當代美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觀眾拍攝董欣賓生平照片

然而,正如他在詩中所説,“來是烏有去子虛”。成就面前的董欣賓平和、淡然,不視名利。他曾在生前説:“個人的成就只有登上了民族文化的峰巔,才能對民族作出最傑出的貢獻,個人的名字亦將與民族的歷史長存。”

如今,重新翻開這本“啟示錄”,只為重溫大師的腳步,感受大師的傲人風骨。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