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又到了中國館備戰時刻。中國藝術界的神經最受不了的就是愛恨交加的“威尼斯雙年展”。這麼多年來威尼斯雙年展的訴求,突顯了中國藝術界典型性的“局外人”定律,只要跟自己沒關係,一切都不去推動和漠視。這個舞臺就像中國成名藝術家的“乾爹”平臺,每兩年總能讓藝術界腎上腺素異常分泌一次,得上位者得天下,因此成了一種隱性的利益輸送機制,某種合謀與妥協就成了雙年展的內核。
今年,最早熱鬧的是“宏大派”策展人王林似乎難抑激動的情懷給各位參展藝術家發出的短信和新浪微網志,大意是100多位中國藝術家參加威尼斯平行展通過了,是一樁可喜可賀的事情——這起碼暴露了一代策展人老套的野蠻之心——組團去代表中國做藝術“剩鬥士”,這樣的心態實在有必要分化一下。這麼多年來藝術界流行的“圍欄”現象依然沒有改變,“圍欄”現象指的是每個策展人都在其目測的利益範圍內做標準策展動作,並沒有一個5年或者更遠的目光,也無法真正犧牲個人的利益,去推動藝術界價值喪失之後的建設。藝術界仍然是慣性的力量在行為,而不是革新的思維在形成藝術界真正的“協同效應”。策展人和各個方面形成不了真正合作的精神,我想要達到有價值輸出意義的“威尼斯”的共識化的藝術界,為期還尚早。
威尼斯雙年展需要一個“中國共識”,尤其關係到中國藝術的“民生”問題,藝術界需要一個真正承載價值的平臺讓大家可以值得信賴,存在更多討論的空間與不同的藝術實踐維度。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成了國家文化對外形象的既定訴求渠道,但是在社會化方面的影響力仍然微乎其微,中國當代藝術也失去了向社會更多層面推廣的最佳渠道之一。如果兩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能夠形成某種“共識”,形成一種新的價值態度和風氣,也不至於藝術界現在如此散架,無法讓社會更強烈的感受到來自藝術界的銳氣和正如今年雙年展中國館的主題詞——“變位”。“威尼斯雙年展”如果呈現的藝術和中國有關,那麼藝術界就需要為此做更透明化的努力。
如果威尼斯雙年展要和中國有關係,當然需要做出中國的味道,而不是成為少數利益的代表,而是成為藝術界塑造價值形態的風向標,但是現在卻成了中國當代藝術自身解構之地。首先還要祝賀入選的策展人和藝術家,但是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需要真正的“變位”,針對性的“變位”,從而從更長遠的利益上看到“共識”。同理,上海雙年展之所以成為詬病,原因在於被批評幾乎成了“國美雙年展”,典型代表了正統、學院資源、江湖利益的怪胎式三位一體結合,反而失去了“求變”的能量,也失去了重要的“共識”平臺。至此,中國藝術界不斷的丟失“共識”平臺,那麼其價值構建也就無從談起,更多人的努力也被這種萬惡的藝術環境所稀釋,而在更可能的條件下,藝術群體失去了更多藝術實踐性的參考坐標。
威尼斯雙年展對中國藝術界而言就是江湖利益制高點,最典型的是前年彭鋒策展的那一屆,連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都披著國畫新媒體化的狼皮匆忙上陣,我想只有中國混交的文化態度才能如此隨意、隨性,而忽略了必要性的公平、公正。在往前推一屆也就是藝術家盧昊策劃的一屆簡直變成了中國頂級藝術富豪承包團的遊戲。這兩屆威尼斯雙年展並沒有形成一種中國藝術實踐價值觀導向,更沒有形成深度學術構建討論場,反而滑向了某種妥協,成為了威尼斯雙年展作品“浮雲”本身——這種國家的藝術行為,並沒能明顯的體現出中國當代藝術的聲音和態度,這也是莫名其妙之處。也就是五年之後,當我們又看到“威尼斯”字樣的時候,想到的不是中國藝術前沿的試驗地,而成了只要沒有參與就是“局外人”的定律。也就是藝術界無法從這個平臺上真正分享到有益的資訊,從而也讓中國藝術界整體的價值建設一直處於漂移。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已經不是一個該不該把油庫拆了問題,而是需要推翻的是一種利益之爭的陷阱,而更應該成為中國藝術價值轉型的“共識”平臺,分享藝術的態度、新的藝術導向以及更重要的改變風氣。
在展覽沒開始之前,應該期待中國館主題“變位”引發藝術界真正的“變位”共識以及相應藝術鏈上的各種“變位”,把“變位”的精神真正在藝術生態中放大出來,而非繼續“變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