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中荷肖像展"Face 2 Face"亮相今日美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04 14:10:2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Philip Akkerman no. 97

提及肖像畫,您是否首先聯想到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昨起,“面對面——中荷肖像及室內繪畫展”在今日美術館展出。展覽試圖再次呈現藝術史上的經典主題——肖像畫與室內繪畫。

“面對面”是今日美術館2013年3月推出的一場跨文化語境的當代藝術展,它再次呈現了藝術史上的一個經典主題——肖像畫與室內繪畫。肖像畫與其關聯的室內陳設是視覺藝術史中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它在荷蘭藝術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繪畫中也有其獨特的表達。

來自荷蘭的策展人何凱思是一位關注于荷蘭和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家,此次他在“面對面”展覽選取的四位藝術家,分別是中國藝術家陳丹青和毛焰,以及來自荷蘭的兩位畫家,是出於他們的藝術實踐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對肖像畫和室內繪畫的思考,而且,展覽通過並置兩組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域的藝術家的作品,開啟一場獨特的跨文化與藝術傳統的對話。

陳丹青作為中國當代繪畫藝術界的巔峰人物,本次展覽的參展作品是迄今為止他最私人的畫作。在這些畫作中,清涼的白光仿佛從天窗涌入室內,一間白色工作室裏,被描繪的年輕人輕鬆自在,他們的性格全靠他們的服裝、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傳達,其逼真的畫面比起攝影作品更具臨場感。同畫環境人像的荷蘭畫家Jan Worst更傾向於影像化,白色的陽光從畫外涌進窗口,與室內溫柔的黃色燈光交融,地毯、傢具、圖書館和寬敞走廊增加了幻覺效果,強大的電影閃光燈在畫作的室內營造很深的陰影。

而身為當代肖像繪畫藝術家的毛焰,畫的都是一個人——盧森堡人托馬斯·路德維德。一張臉,一遍又一遍,上百幅托馬斯的畫像呈現了藝術家不同階段的情感體現。與此類似風格作畫但效果迥異的另一位荷蘭畫家Philip Akkerman則把整個藝術生涯全部獻給了自畫像創作。展覽中,他用了64種不同方式記錄了他的一生,從初期作品中呈現的年輕小夥子,到後期逐漸衰老的容顏,每幅畫裏的人都在凝神思索。

據悉,本次活動由今日美術館、荷蘭駐華大使館、蒙特利安基金會聯合主辦。展覽將持續至3月30日。

參展藝術家:

陳丹青(1953-,中國北京)是中國當代藝術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的油畫創作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宣教模式,漸漸回歸其內在的藝術本質,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而陳丹青的油畫作品正是這次藝術革新的中堅力量,1980年他以《西藏組畫》轟動藝術界,至今余韻不絕。他當下的肖像畫創作也體現了這種傳統與當代的二元性特徵。

Jan Worst(1953-,荷蘭格羅寧根)是一位享有國際盛譽的荷蘭藝術家,他的繪畫作品從一位西方審視者的角度洞察了人心深處曖昧不定的慾望。他作品中繁複的室內陳設成為人類內心痛苦的布景:室內的挂毯和書籍將人物的孤獨映襯得淋漓盡致。這一風格既與傳統繪畫,也與荷蘭和弗蘭德黃金時代的藝術家遙相輝映。

毛焰(1968-,中國南京)是中國當代非常重要的觀念性肖像繪畫藝術家。他的肖像畫細緻傳神地塑造了人物精神,達到了形、神相融的境界。他大量創作以一個白人青年為模特的肖像畫,擺脫了典型“中國藝術家”的標簽而彰顯出其創作的中立性和獨特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