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民俗博物館—非遺保護與展示的重要基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04 09:38:3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中國的公共博物館發端於民族實業家張謇于清光緒三十年(西元1904年)創建的江蘇南通博物苑,也是目前保存下來的由國人最早創辦的博物館。作為同屬於公共博物館性質的民俗博物館在中國的發端,儘管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北京大學風俗研究會設立的風俗物品陳列室、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的民俗物品陳列室,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首家民俗博物館出現于1985年,即江蘇蘇州民俗博物館,比南通博物苑晚了大約80年。

一般的綜合性博物館,其集藏、展覽的文物多以主流文化為本,雖然其中亦不乏民俗文物,但畢竟是附帶性的,不是主要內容。這是不難理解的,悉因其館的性質而定。民俗博物館則是以民俗學為視點集藏、展覽民俗文物,展現各類民俗文化的專業博物館。許多在一般綜合性博物館格局中屬於枝梢末節的民俗文物、資料,在民俗博物館裏就可以充分顯示其固有的價值和本來面貌。

民俗博物館主要是保存和展示民俗文物的專門機構。那麼什麼是民俗文物?民俗文物是反映民間風俗、習慣等民俗現象的遺跡和遺物。其範圍很廣,包括衣食住行、生産、信仰、節日活動等各方面,涉及全部的社會生活和相應的社會關係,又反映上層建築的各種制度和意識形態。民俗文物作為不同風俗的代表性實物,可使人們了解到一個民族或本民族某個地區風俗文化的發展和變化,了解到這些民俗現象怎樣規範促進人們的社會生活,並使之鞏固、發展或得到調整。

那麼非遺與民俗是什麼關係,非遺是否屬於民俗博物館所應保存、展示的內容呢?《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以下簡稱《非遺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具體範圍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遊藝,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産。可見,民俗屬於非遺範疇,民俗博物館理所當然地應成為非遺保護與展示的重要基礎設施。

作為公共文化設施的民俗博物館應當體現國家意志,實施《非遺法》的各項規定,盡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採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採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的職責。相信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民俗博物館必將成為非遺的保護、傳承、傳播中心。

將民俗博物館建成非遺的保護、傳承、傳播中心,是體現國家意志的需要,也是民俗博物館適應社會現代化的要求、深化自身功能的必然。筆者認為,未來兼具保護等功能的民俗博物館的整體架構,必將向集約化、個性化、特色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推動非遺工作穩定、持續地開展。

民俗博物館的集約化,主要表現在具有共性主旨和專題的博物館的建設方面,要通過優選、協調在適宜的地域選址建館,從而有效避免重復建館造成的資源散失和人財物的浪費。一些非遺項目往往以創建全國性、綜合性的專題民俗博物館為宜,如地域方言是《非遺法》置於首位的“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也是負載地域文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載體兼工具。各地鄉土民俗博物館藏品稱謂、相關記述和展示講解,幾乎無不涉及本地方言,如若分別建若干個方言館實在全無必要,倒很有必要集中創建一座“中國方言博物館”,集中收集、保存和展示全國各地豐富多彩的方言土語,其意義深遠重大。

民俗博物館的個性化,首先是需要在立意、選題乃至保存、展示手段上獨具個性,其次則體現在展品地域的獨特性、技藝的行業性等方面。有的展示選題具有跨地域、跨行業的特點,例如各行各業的商業招幌是中國傳統的商業廣告民俗形態,古往今來遍佈南北城鄉,一座中國招幌文化博物館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民俗博物館的特色化,主要是突出濃厚的鄉土性、行業性和民族性。有的少數民族因聚居的地域關係或歷史的複雜因素很早就形成了多個差異較大的分支,不妨因地制宜地創建數個該民族的民俗博物館。有的同一傳統技藝項目,因歷史原因和地域差異,其表現形式不但差異較大且各具特點,即可分別選址建館。已經被國家體委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龍舟競渡,是我國流行地域很廣且歷史十分悠久的一項民間遊藝活動,已經進入很多省市的非遺名錄。如果建專題民俗博物館的話,不僅可以建一座國家館集中展示各地概況,也可根據民族或地域的差別建立數個頗具個性的專館,如貴州省臺江縣以苗族獨木龍舟活動為依託籌建的苗族龍舟博物館之類。

民俗博物館的多元化,主要體現在立意、選題的微觀性、多樣性和獨特性上。創建一座中國隱語行話博物館,雖然微觀,但獨特唯一,且在眾多民俗博物館中別具情趣和文化意義,甚至同一選題亦可由各具特點的專題博物館群總成。大運河流域多座展現本地運河文化的博物館便構成了一個展現運河多元文化的博物館鏈群。

總之,民俗博物館的集約化、個性化、特色化和多元化發展,必將使其整體架構呈現科學合理的立體性和諧結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