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廣東美術館藏20世紀上半葉現代美術展亮相北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4 16:29:5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珍品展”開幕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2013年1月18日,“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該展覽首次匯聚了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湖北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和浙江美術館全國十大美術館的館藏精品,展示出當今中國美術館界群珍輝映的典藏譜係和齊心合力的研究策劃,展現出我國美術館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盛況空前的新圖景,為2013年春節期間首都北京獻上一道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

羅一平館長出席新聞發佈會併發言

此次廣東美術館的參展展覽為“碰撞交融-——廣東美術館藏二十世紀上半葉廣東現代美術”,以“碰撞·交融”為題,結合文獻展示20世紀前半葉廣東現代美術發展的脈絡和歷程,講述廣東參與中國美術現代化進程的故事。20世紀前半葉是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撞擊和交融的重要階段,前輩們不遺餘力地引進西方觀念、悉心探討它與傳統文化的調和生成。羅一平館長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道:“在這場近半個世紀的現代化進程中,廣州作為當時繁華都市之一,摩登文化開始得到培育,個人價值觀興起。面對’中西’問題,廣東的藝術家有著獨特而豐富的表現,在寫實主義、水墨革新和現代派三個方面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觀眾在觀看展覽作品

羅一平館長提及的這些藝術家大多留學歐美和日本,他們傳播思想、興辦教育、組建各種藝術群體,把西方繪畫理念介紹到國內,開創了中國現代美術的啟蒙運動。但他們的藝術及人生歷程在20世紀中卻是起伏跌宕的,大部分已為今人淡忘,但這卻更是廣東美術館在學術上重視“沿海性”和“當代性”所不能忘卻的、極富魅力的領域。

李鐵夫 劉素薇肖像 布本油彩 102×77cm 1942年 廣東美術館藏

“碰撞·交融”展覽通過三個部分展現三個不同形式的現代藝術,通過對比帶來關於早期現代藝術豐富性的視覺感受。例如寫實主義部分有藝術家李鐵夫的作品。為了便於理解寫實主義對於科學精神的意義,還配合展出本館收藏的近現代美術出版物,都是最早期中國介紹人體結構、素描技法和西方美術史的珍貴文獻。嶺南畫派與水墨革新部分我們除了展出大家熟悉的代表人物“兩高一陳”外,更著重給大家介紹他們弟子中的兩位重要人物,通過方人定的《閒日》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中國畫形式技法的改造之大膽和徹底,黃少強則是在嶺南畫派提倡中國畫中融入現實人文關懷方面,極具天賦的一位鬼才藝術家。現代畫派藝術家的故事則更為曲折跌宕,展出的文獻也重點介紹其中重要的、粉墨登場又悲傷落幕的一個藝術團體和美術學校,即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和當時重要的現代派團體中華獨立美術協會。值得一提的是譚華牧,在多事之秋的中國,很難找到像譚華牧一樣寧靜而情趣的畫面,並且融合了印象派和野獸派的風格。

方人定 閒日

本次展覽不僅是講述早期廣東中國現代主義者的故事,同時也介紹廣東美術館的學術定位,即“沿海性”與“當代性”。“沿海性”就是從廣東這一特定區域的歷史情境出發,把近現代美術史的作品收藏、展示與研究作為核心課題,重在研究東西方文化碰撞及融合下的廣東美術;“當代性”即由“沿海性”所形成的開放、包融、敢為天下先的廣東精神出發,以國際視野,從本土出發,展開對中國和全球當代藝術現狀與發展的研究。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至2013年2月26日。

馮鋼百 三元里抗英 布本油彩 127×94cm 1960年 廣東美術館藏

趙獸 飲早茶 布本油彩 57×79.5cm 1969年 廣東美術館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