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龍門石窟新出土千余文物 含數件完整佛頭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26 14:14:28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世界文化遺産洛陽龍門石窟遠非中外遊客所看到的那麼多。在新一輪大規模考古中,這裡新出近1900件的文物土,其中有完整佛頭10余件。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它開鑿于西元493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南北長達1公里,至今存有窟龕2300余座、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

龍門石窟研究院石窟研究中心主任路偉21日披露,經過3年多的考古發掘、文物整理以及加固、滲漏水治理等,1900件各類文物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原址展示,並對中外遊客開放。

路偉告訴中新社記者説,特別是出土的一尊圓雕菩薩頭像,保存完整,發髻藍色,色彩鮮艷,可能為青金石顏料,非常珍貴;有的菩薩像上還殘留有紅色、綠色、藍色彩繪顏料。

上述文物全部出自龍門東山石窟區南端的擂鼓臺三洞。為弄清三洞窟前建築開鑿、始建以及延續、毀壞情況,龍門石窟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8年組成聯合考古隊,對此處600平方米範圍進行考古發掘。

本次發掘出土文物主要有石刻造像、建築構件、銅錢、瓷器、陶器等,以石造像殘塊為大宗。其中,還包括唐代經幢、等身菩薩殘像、圓雕獅子。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龍門石窟首次大規模窟前遺址考古發掘。路偉説,這些文物地層堆積、出土遺物數量、窟前踏道規模等超出預想。

在路偉參與編寫的《東山擂鼓臺區考古報告》中説:擂鼓臺三洞窟前地面堆積達4米深,自上而下共劃分為七個堆積層,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至宋、唐時期。

此外,考古還發現大石條壘砌的規模較大的唐代窟前石作踏道,以及唐宋時期窟前道路等遺跡。

路偉認為,這對研究當時寺院建築乃至都城大型建築提供了實物資料。同時,窟前唐宋路面的發現,對研究唐宋時期擂鼓臺三洞窟前道路交通情況有重要價值。而發現的經幢、生活用品等,對研究唐宋時期龍門石窟周邊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