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是中國當代水墨領軍人物,被稱為最有靈性的天才式藝術家。李津的畫取材于“普通人”,通過對生活場景的描繪,反映親情之間的微妙情趣,尤擅描繪美食、宴請場面。他在創作中注重水墨畫的傳統筆墨,將當代表現色彩和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以傳統水墨藝術語言表現當代大眾的“日常”生活。2012年12月,由今日美術館主辦的《李津今日 盛宴》展覽將在今日美術館1號館2層與觀眾見面,李津攜其“盛宴”為觀眾打開一扇“美味藝術”之門。
為創作《李津 今日盛宴》的作品,李津自3月起便開啟一段“藝術與美食之旅”,雲遊全球十余城市創作美食長卷,途徑美國紐約、波士頓,湘雲貴、上海、江浙一帶,終站北京。藝術家李津在這趟“美食與藝術之旅”中,領略美食勝地風土人情,品嘗道地美味,尋找入畫的絕佳美食,以期為觀眾帶來“心中的美食”。
美國站:
2012年3月,李津來到了以快餐文化聞名全球的國家——美國,美國是一個文化聚集區,同樣它的食物也是一個大雜燴,漢堡來自德國,薯條源於法國,更別提歐洲的色拉,牛排,各種濃湯。但美國就是能將這些各地美食迅速打包,使快餐文化遍佈全世界。李津此行的目的地是紐約和波士頓,兩個城市節奏截然相反的美食勝地。在眾多好友的帶領下,李津開始了“各個擊破”這些獨具美國特色的各地風味美食的計劃,美意德俄各式美味、日本料理,均在其涉獵範圍之內。
20世紀80年代,西方藝術體系強烈的衝擊下,中國畫業內發起了一股對於“中國畫是否需要轉型”的強烈討論:是要中國畫的“寫神”還是西方畫的“寫實”,多點透視還是焦點透視,線描還是素描,重臨摹還是重寫生,中西文化的碰撞使這一系列問題越來越凸顯出來。最終甚至引起一場關於“中國畫是否還有未來”的激辯。
30年後的今天,李津隻身前往世界文化交匯的美國,這不僅是一次對美國藝術、文化、美食的考察,更是一場當代中國水墨藝術與西方當代藝術的交流。欲知此行中西文化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期待12月今日美術館《李津今日 盛宴》。
湖南站:
2012年4月中,李津來到位於中國長江中游南部的湖南省,在長沙稍作逗留之後,便前往郊外采風,尤其對湘西鳳凰這一極富盛名的美食勝地進行了考察。湘菜的特點是油重色濃,講求實惠,注重鮮香、酸辣、軟嫩,口味側重於鹹香酸辣,有濃厚的山鄉風味。湖南菜的最大特色一是辣,二是臘。對於湖南的家常菜、土菜,藝術家李津産生了極大的興趣,湘菜傳達出來的原始感,和它的形式感都深深吸引著李津。
紅彤彤的日子紅彤彤的菜,和湖南人非此即彼的乾脆性格相似,湘菜口味夠重,色彩更是鮮明,極為入畫,就仿佛一幅幅濃墨重彩已躍入眼簾。據悉,李津此次“美食與藝術之旅”,是為了創作12月《李津今日 盛宴》中即將展出的30米美食長卷,此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是今日2012年的跨年大展。
5月15日,李津結束了湖南站的探訪,帶著香辣回憶和滿心喜悅回到北京。
江蘇站:
2012年5月底,李津來到了江蘇,南京的朋友熱情的招待了他,併為他準備好了工作室。南京的工作室窗口正對長江與秦淮河交口的地方,每天伴著長江滾滾創作的日子實在氣魄。李津曾在南京藝術學院進修過一段時間,此次重回南京,即刻到處尋訪民間小吃。那些曾經遍佈街頭巷尾的小吃——鴨血粉絲湯、豬肚面等,現在也許並不會被當地人拿來宴請客人,卻成了他一定要找來品味的食物。
在南京停留短暫的4天后,李津來到上海。上海的本幫菜是這一站的主題,這些以糟入菜,味道偏甜的菜肴在江南水鄉的環境孕育下愈發精緻淡雅。尤其在朋友家吃到了上海阿姨下廚做的道地家常小菜,外婆紅燒肉、刀魚等等絕味,讓人不禁讚嘆:真正的美味在民間!
在上海遇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李津在上海竟然吃到了“藝術與美食之旅”上一站湖南的美食,湖南美食以鹹香酸辣為特色,移民到上海則是另一番光景,又況且李津剛從湖南來到上海,這種差異感更是強烈。這也不禁讓李津對“移民菜如何融入當地城市文化”的話題産生了濃厚興趣。
上海站後,李津再次踏上征程,一路北上在蘇州、無錫等地品嘗淮揚菜和各種地方小吃。人們都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小吃的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應節適令,因時更變。善於從日常中發現美和趣味,是藝術家李津令人稱道的地方,蘇州美食以口味清淡著稱,新鮮精緻的小食以水墨來表現真是再適合不過了,藝術家李津會以怎樣的筆墨來表現注重原料味覺的蘇州美食呢?期待12月今日美術館《李津今日 盛宴》,由當代水墨領軍藝術家李津為我們此次藝術“盛宴”“開席”。
6月4日,李津老師結束了江南水鄉的探訪,帶回的是旅途中豐富的故事和嶄新的思考。
廣州站即將正式啟動:
2012年6月下旬,藝術家李津將再次開啟新的旅途,將廣州美食帶進水墨盛宴。廣州美食遍地開花,除了正式菜點,廣州的小食、點心更是出名,早茶、下午茶、宵夜文化享譽全國。在廣州這樣一個平民化的城市裏,真正的美食往往隱藏在尋常巷陌中,且24小食繁華熱鬧的小吃街市煞是風光。
廣州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産富饒。故廣東的飲食,一向得天獨厚。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能上席。粵菜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艷,而且善於從大江南北、國內國外的美食中吸取“營養”,創新自身菜式。粵菜中的借鑒,並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結合自身原料廣博、質地鮮嫩的特點,加之當地人喜歡清鮮常新的特點,加以發展,觸類旁通。從街邊最為尋常的牛雜、腸粉到高檔酒樓的法式大餐,無不吸引全國食客的蜂擁而至。
粵菜講求色、香、味、型,此次旅途必是一場藝術與美食的絕妙碰撞,期待屆時藝術家李津為觀眾帶來的最新感觸“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