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杜璞畫世界遺産”即將走進北大百年講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09 17:34:2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皖南民居

由教育部亞太世界遺産研究中心、巴黎世界遺産文化中心、杜璞畫世界遺産美術館主辦,北京大學會議中心、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世界遺産雜誌社協辦的“走進北大——杜璞畫世界遺産”油畫作品展即將於2012年5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舉辦。

“杜璞畫世界遺産”油畫展將展出杜璞有關世界遺産主題的油畫43幅,均為藝術家親歷世遺現場寫生創作的成果。藝術家以寫意的精神和筆法描繪了中國的世界遺産,旨在以繪畫的手段將大自然和人類文明的創造展示出來,顯示世界遺産的藝術之美,發掘主題畫展的美育功能,讓高校師生通過藝術的視角更加了解世遺,喜歡世遺,關注世遺,保護世遺。

杜璞的繪畫不拘泥于形似,而著重寫自己對自然景色的印象與感覺,注意對客觀物象神韻的把握,筆觸雄健有力,充滿意趣。美術評論家邵大箴先生評論“杜璞是有智性、靈性和悟性的畫家”,認為他的用色大膽而有節制,調和色與對比色巧妙交換使用,色調柔和中透露出力感,畫面生機勃勃。同濟大學教授、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儀三先生表示:“世界遺産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魅力。杜璞用自己的技藝來描繪,用心呵護,宣揚,提升她的價值。‘畫為心聲’這也展示了杜璞的藝術追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負責人説,杜璞油畫強調的不是傳統文化的封閉、孤寂和瀕危,不是自然的脆弱與疏遠,而是它們與今人生活的交融,是它們內在的活潑生意。“在保護和推廣世界遺産的過程中,杜璞的畫是一種獨特的途徑和方法,以其生動、形象、熱烈和鮮活的特質,引起公眾的注意和好評,也擴大了世界遺産的社會影響。”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公約》。中國于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目前已擁有世界遺産37處,位居世界第三。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世界遺産面臨著衝擊,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産甚至瀕臨消亡。作為畫家,從2002年起,杜璞陸續踏訪泰山、都江堰、平遙、敦煌等地,創作中國世遺主題油畫。杜璞表示,世界遺産項目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保護文化遺産就是保存文化的多樣性,每一個地球的子民都有義務和責任。“中國是一個世界遺産大國,分佈在全國不同省份的世界遺産地由於地理位置、人文環境、風俗習慣的不同,所創作的作品也應有所不同。我希望這批以世界文化遺産為主題的作品,能讓人們感受到一種嶄新的審美形式,也希望藉此擴大和宣傳世界文化遺産的影響。”

據悉,“杜璞畫世界遺産”在北大展出後,還將走進其他高校。

藝術家作品一覽

避暑山莊

長城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