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鄧拓:丹青薈萃鑄畫史高風亮節載韆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9 11:13:37 | 文章來源: 東南網-福建日報


蘇軾流傳在世的另一畫作《枯木怪石圖》

1月16日,“鄧拓捐贈中國古代繪畫珍品特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這是上世紀60年代鄧拓捐贈的146件(套)古畫入藏中國美術館後的首次集體展示。1964年,鄧拓將自己多年珍藏的、最喜愛的、極具研究價值的一批古代繪畫珍品無償捐獻給國家,為此,他寫下“心愛斯文非愛寶,身為物主不為奴”的詩句,聊以明志。

2月26日,專程來福州參加紀念鄧拓誕辰百年詩會的中國美術館專家鄧峰表示,展覽的受歡迎程度可謂熱烈。據不完全統計,開展以來的觀眾人數達數十萬人次,原先計劃50天的展期估計將延長到5月。“100多名志願者積極參加,其中年紀最大的已經70多歲,他們每天都來為觀眾進行講解。”

鄧峰表示,鄧拓可謂是偉大的收藏家,何謂偉大,“不僅是對物本身的讚譽,也是對先生收藏的珍貴傳統文化精髓的認同,更難能可貴的是,先生是將傾其所有辛苦得來的珍品無償地捐給國家”。

在展出的畫作中,最受關注的便是蘇軾的《瀟湘竹石圖卷》。據史料記載,蘇軾傳世珍品僅兩幅,《枯木怪石圖》已于抗戰時期流入日本,《瀟湘竹石圖卷》為國內蘇軾作品孤本。作為長卷式構圖,它是學界公認的以竹石寄託文人精神的中國文人畫典範之作。除了《瀟湘竹石圖卷》,特展還展出了明人沈周的《萱草秋葵圖卷》、唐寅的《湖山一覽圖》、呂紀的《牡丹白鷴圖》、仇英的《採芝圖》,清人黃慎的《八月梅花圖》、華嵒的《紅白芍藥圖》等中國繪畫瑰寶。

鄧峰介紹,鄧拓的收藏是集歷史性、文人性和專業性為一體的綜合研究性收藏。

首先從歷史性看,作為一名歷史研究者,他非常注重傳承關係,其收藏作品上迄兩宋,下至晚清,構成了較為完整的風格譜係和歷史序列,通過時間的縱向發展勾勒出中國傳統書畫發展歷史的基本狀貌。

其次,他的收藏體現了濃郁的文人性。作為詩人和雜文家,鄧拓的書畫收藏處處體現出對文人繪畫的注重。他的收藏始於蘇軾,而蘇軾正是“文人繪畫”的開創者,《瀟湘竹石圖卷》作為開篇,“元四家”、“吳門群體”、“揚州畫派”作為文人繪畫發展序列的重要板塊,其風格面貌在他的收藏體系中均得以完整展現。在這些大的風格板塊的間隙中,我們還可窺見如明末清初的遺民畫家、女性畫家以及一些特立獨行的畫家如徐枋、周璕等。

最後是專業性,“不是簡單佔有東西,鄧拓對其藏品都進行了一番研究,挖掘其中的文化歷史和藝術價值,體現了相當高的鑒賞水準。”特別是憑藉深厚的古代歷史、文學修養以及書法功力,鄧拓對於古代繪畫的鑒賞往往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例如在《蘇東坡瀟湘竹石圖卷題跋》一文的考證中,他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對26家題跋仔細辨識,深入探討。對於今天的後續研究,仍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又如在《談談周文矩的太真開工圖》文中,他不僅對風格特點、筆墨語言甚至絹質材料進行了分析,還搜尋歷代著錄資料,研究方法頗為綜合。

鄧峰表示,這批收藏品的文化價值和它們傳承的文化力量早已超越畫作本身不菲的身價。“在鄧先生的身上,我看到了閩籍文人"胸懷天下,心繫文化"的情懷和精神,它值得我們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在中央美院鑒藏係教授馮鵬生眼中,鄧拓的收藏“所集作品,均屬上乘,編集有序”,使得一些珍貴文物免於毀滅。作為鄧拓捐贈畫作的修復工作組主要成員,馮教授還透露,早在50年前在拯救古代書畫方面鄧拓先生就身躬力行,關心書畫裝潢人才建設。他鄭重地説道:“事實證明,在當時複雜的環境下,鄧拓先生在蒐集古代書畫、保護古代文物方面,對民族和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趙樸初曾有題詞説道:“觀其所藏,知其所養。餘事之師,百年懷想。”在鄧拓誕辰百年之際,我們為珍稀藏品之美而折服的同時,更對鄧拓先生“拳拳之心獻珍品,煌煌大觀鑄畫史”的懿德高風讚嘆不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