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正傑工作室一角
談轉型:變和不變也必須是自然而然的
俸正傑:“我覺得對藝術家來説轉不轉型應該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舉例説,以前藝術家一般幾年或長或短都會有一些變化。市場總帶給藝術家很多外在的壓力,好像是迎合了市場來畫。其實這樣來定義是一種錯亂了的判斷關係,因為他們不是有了市場之後才畫的這個東西,是因為畫了這些之後才有的市場,但若有了市場就不能畫這個東西,這個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俸正傑認為,很多時候藝術家有一種被轉型的感覺,而不是主動的轉型。其實一個好的藝術家,他自然而然會有變化,或者是沒有變化,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可能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方式。如果把這些年的批評文章或者議論放在一起對比看就會發現,用這個標準來要求的時候就覺得藝術家應該是不斷地變化,從另一個角度來談的時候又覺得藝術家應該執著、應該堅持自己的東西,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總在變會被認為不真誠,對藝術的認識不清晰,遭致批評,但讚揚的人可能會説你是在不斷地嘗試,這個是不可能都照顧到的。但是藝術家應該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要去追求,他想去表達。從表面的現象來看很難簡單地來判斷變化好還是不好,這只是一種表像。如果不變化,要批評你的人説你是為了錢,不願意放棄自己已有的東西,其實這些都是太簡單的一個判斷。”
懶人思維:好的東西並不一定都得擁有
俸正傑肯定是個懶人藝術家,這不是説他創作起來會偷懶,而是説他找一個助理的事兒都能拖上4、5年。“主觀上沒有太努力去找,也可能是我自己太懶了,沒有去找。就比如我畫一張畫,我一個月不慌不忙心平氣和地這樣畫下去沒有問題,但是畫完後要請個人花半小時拍照就很煩躁。是這樣一種感覺,如果事情在自己能把握和掌控的範圍內,耽誤的時間長短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不在自己的節奏裏或者自己控制不了就會覺得煩躁。”
他甚至“懶”得上網,儘量讓自己少接觸一些資訊。“我不是一個太勉強自己的人。可能是我很懶,總覺得這世界上好的東西太多了,可以用的東西也非常多,對你有好處的東西也非常多,但我有時候就是會問自己是不是需要那麼多,是不是需要那麼多才會感到滿足和快樂。通過這個方式給自己找一個懶的理由。對我自己而言,我又喜歡這樣一種很舒服很簡單的感覺。但就做事情,成就一個事情的角度來講,這樣可能是不對的,顯然是不夠的,我也知道很多的東西有種種的好,但很多時候還是給自己打了退堂鼓。”
日常生活,俸正傑説他是滿足點很低的一個人,他認為不是滿足了就對什麼事都沒有要求了,而是不要有過多的想法。有時滿足就好像是很多事情不去做恰恰是為了想把某件事情做得更好。
|